第37部分 (第3/4页)
逸峰放下行李,即先拜爷爷,和老人家聊聊天,说一说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然后才和父母哥哥姐姐们在火坑边聊天。王婧早在龙逸峰进村的时候,就到了龙逸峰家,陪着他父母亲在火坑边聊天。看见龙逸峰自然地坐在自己的身边,虽然没有言语,她心里还是幸福得美滋滋的。火坑边的话题主要也是龙逸峰说自己这个学期来的一些问题和事情,把自己公司发展的情况和一些重大转折说了一下,另外还把自己的北平之行介绍了一下。买地的事情暂时不能说,要是说了还不定父母亲要怎么说呢,还是先修好了再跟他们说罢。反正是二姐的主义,大不了到时候推给二姐。远在各老溪的龙逸峰二姐禁不住打了两个喷嚏,心里默念着是实在念叨着自己呢。
聊了一会儿,母亲开始张罗晚饭,父亲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哥哥姐姐们也忙着其他事情,好像在给龙逸峰和王婧空间似地。王婧才有时间和龙逸峰聊聊天,龙逸峰把自己买的礼物送给王婧,拿着自己的小灵通告诉她,等她上了高中也给他们买一个。王婧拿着龙逸峰的小灵通,高兴的脸都红了。不过玉马塘太偏僻了,小灵通在这里只能作为手表来看时间。两人在火坑边眉飞色舞地聊了一会儿,好几个年轻人陆续来龙逸峰家玩,大家聊着外面打工的情况,互相关心一下今年的收获,唠叨着一年各种事情和见闻。
如今的玉马塘,平时可是没有这么多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这么热闹。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七十二章 苗乡新年味
苗乡的年依然过的非常热闹,不过完全不同于从传统的方式。在以前,苗族同胞非常贫穷,即使在过年的时候,大多数家庭也不过就是三两斤猪肉炖着白萝卜吃,当然在玉马塘这样的现象很少,因为他们紧靠大山,山上有吃的,有野味。这样的现象在人多地少的地方比比皆是。
但是,不管怎么样的贫穷都挡不住苗家人的热情。一家人围着坐在饭桌上,即使没有好菜好饭,大家也是笑呵呵的,津津有味地吃着萝卜白菜,还要谦让给对方。晚饭过后,到处是欢歌笑语。那时候的苗族同胞过年,过的是一个气氛,一种形式。每逢过年的时候,他们都尽量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出来做一桌最美味的饭菜。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新年的期望和祝愿。特别的是除夕过后的那几天,苗家人趁着春耕还没有到,赶着走亲访友,到那里都是歌声一片。
土地承包到户以后,苗家人民的生活一年好过一年。特别是打工潮的兴起,是苗家的年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钱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在即将过年那几天杀猪宰羊。杀猪的人家都会叫上村里的关系比较好的人去吃饭,通常一请就是全村的老少爷们一起来,大家说着笑着,吃着喝着,把一年来发生的事情翻来覆去反复说着,有好笑的也有幸福的,但是不说悲伤的。因为过年,不好的东西是不能随便说的。当然,有钱了,除了自己养的猪要杀,豆腐要自己做,红粑粑要,糯米粑粑也要做,甜酒也要,粉也要烫一些,等等。而且一家比一家做的多。特别是那些糯米粑粑,每家都要做很多,然后包在水里,可以一直吃到农历的四五月份。各家的小孩看到这么多吃得,禁不住要拿来吃,吃不完的就悄悄扔掉或者塞在耗子洞里,大人们见了,也不过一笑了之。猪,当然要杀得越大越好,每家杀猪请客新鲜泡汤肉的时候,详情们第一句就会问你家的猪杀了多少斤。
自从回到家里,龙逸峰基本上每天都要吃一顿以上的杀猪饭,盛情难却,不去不行。往年叫他去吃杀猪饭的并不多,只有最亲的那几家把他们当成小孩子喊过去凑个热闹。现在上了高中,在村里人看来已经算是大人了,而且是有学问的年轻人,所以杀猪肯定是要叫上的。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