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 (第2/4页)
以书院为名确也招摇了些,就算最小的书院至少也得一位博学鸿儒坐镇才名符其实啊。既然东翁只是想让这些孩子识字读书、能写会算,那也不必以书院为名了,咱们建个私塾就好,只不过一般的私塾不过十几二十个学子,我们的私塾要大的多,既然不能称院,称之为校以区别于么塾就是。这样也不必需要院、道诸公和学政大人批准!”
叶小天被他一言点醒,叶小天做事本来就是看重目的和结果,并不在乎过程和手段,先前只是他对办学方面全无经验才想不到这一点,现在有了李秋池的提醒,叶小天干脆撇开官府准备单干了。
叶小天立即让李秋池选择校址,以便建造两所学校,一文一武,专门招纳那些无钱读书,每日混迹街头玩耍的孩子,并且委托黎教谕帮他物色读书人充当教席,叶小天的要求不高,没有功名也可以。
对于叶小天的这些举动,铜仁官绅两界并非一无所知,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只是冷眼旁观地看笑话,在他们看来,这位叶推官一定是发了神经,跟着一个有钱没处花的罗大胖子瞎折腾。
在这土司满地走,土舍多如狗,出身就决定命运的地方去推行教化,能建立甚么文教之功呢,能凭此晋位升官吗?
此时的铜仁,确实是土司满地走,土舍多如狗,因为张知府传檄各地,共商出兵大计。土司们之间偶尔会有小打小闹,但是各路诸侯联合讨逆的把戏,一百年也碰不上一回,是以各地土司纷纷赴会,铜仁城里自然随处可见贵人。
这一日,李秋池遍览铜仁后,终于选定了两处地方,文校的所在位于府学之东,府学之东原本是一片稀疏的林区,按照李秋池的说法,在毗邻府学的地方建学,可以让他们文校的学子们熏陶向学之风。
可是叶小天早就见识过府学、县学里那些凭恩荫入学的土司少爷们是何等模样,他很怀疑让自己的学生离这些少爷秧子们那么近,能熏陶到什么向学之风,不过看那地方倒还幽静,而且本是空地,建造校舍快易,便答应下来。
至于建立武会的所在,却与叶小天的府邸很近了,因为这处地方也在东山,只不过叶府在山阳,武校在山阴。这处地方叶小天没有去察看,直接就按李秋池所方定了下来。
在叶小天看来,读书当然应该讲究些环境,清幽安静,能让人心无旁骛才好。至于练武却大可不必如此讲究,一个武人这般讲究那还练的什么武。叶小天拍了板,资金又充足,两处校舍马上同时动工了。
叶小天并未想到,一时动念所做的这个善举,最终回馈了他什么。在两处校舍动工以后,他的注意力终于放回了衙门,因为各路诸侯已经纷纷赶到铜仁城,张知府的议盟大会就要开始了!
:月初,诚求月票、推荐票!。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huo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26章 逼宫
PS:看《夜天子》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府衙二堂上,众土司、土官们济济一堂,其中很有一些是叶小天脸熟儿的,比如大万山司的洪东知县,乌罗司的阿加赤尔土司,平头著可司的扎西土司,还有石耶洞、邑梅洞的几位土司,叶小天纵然不记得他们的名字,长相也有印象。
只不过上一次叶小天是他们之中的一员,都是来向知府大人讨银子的,而这一次叶小天已经是知府属官,是旁听众土司议盟,如何应对生苗出山这种突发事件的。因此,叶小天没有坐在他们中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