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没再说什么。这事情可不是这样来比较的。林宇泉稳健浑厚,那是一代典范修士的调子,有他在,有他辅佐着,何蔓将来统辖何家要简单得多。可聂信却是另一个极端,看起来挺稳健温和的他,实际上却是天才型的修行者和极度偏爱走极端的家伙。虽然聂信从不以为自己走的是极端,那不过是理性推导的结果罢了。
他们在酒吧里停留的时间,一样是要记入聂信的比赛时间的。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到天亮的时候,聂信小睡了一会就重新上路了。他很有些归心似箭的意思。姜桂时将云山研究所的计算机组、程序组都推进得比计划快了足足有两三个月,他只要回去最后模拟一轮,立刻就可以开始进行正式的演算。同时,被莫名其妙的人盯上,也让聂信对于自己的安装状况产生了极大的疑虑。好在聂信第二天开始就踏上了西班牙的土地,开始比赛的最后几个赛段,也是整个比赛最简单的公路赛段。以聂信现在的领先优势,只要自己不犯傻,必然就是冠军了。聂信现在想快点结束比赛,手底下不知不觉就开始加了花样,在最后两天时间里,他又将领先第二名的优势扩大了三个半小时,让后面的车手一点脾气都没有。
比赛落下帷幕的时候,巨量欧元也悄然到了聂信的账户里。除了比赛局内外的赌局,聂信还在何蔓的撺掇下,接了很不少各类广告代言。加上猞猁的民用版的发布,这一次聂信参加比赛的总收益将超过十亿欧元。聂信想都没想,就让人列出一张现在在欧洲能够买到的各类物资、研究设备的清单。能买的卖,不能买的则和那些大学、研究机构洽谈定制事宜。要是以前,云山研究所的单子,各个大学未必会接受。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在学术圈亮出聂信、云山研究所的名号,那可是相当吃香。
聂信在招募研究助理的时候,也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很顺利地让姜桂时招募了一大批在学术圈内都有点名气的家伙来当研究助理。搁在以前,这些人中间不少人都是独当一面,很是嚣张,但在云山研究所面前,好像一切都浮云了。为了跟上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除了学术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别说是有独立操作权和判断权的研究助手,就是给实验室当小工都愿意干。这一次招募完成,云山研究所终于完成了豪华的人员配置,可以同时在几个方面齐头并进,在实验室容量和设备运转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展开应用和理论两方面的研究了。
聂信在颁奖之后,除了在庆功酒会上小小露了一脸,就没有再出现。他悄然带着全部人马回到了上海,来到了研究所。
姜桂时又一次站在研究所的门口等着聂信,满脸都是兴奋和自豪。那些能在国际一流的专业期刊上屡屡被引用的人物,现在有不少是他的下属,哪怕只接触了一点点研究所这边取得了的成果的皮毛就已经兴奋不已,不停地赞叹云山研究所还没有发布的环形的元素周期表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一举弥合了神话、神学和科学的边界,言之有物、内容扎实、论证完整,不少自认为够量级的家伙甚至提出希望自己能参与到这个项目里,在这最后关头,获得将名字署在研究报告最末位位置的机会。姜桂时没有拿腔拿调,而是根据需要,批准了几个新加入的研究人员进入项目组。但他心里却是很不屑的,他们这些人,压根还没看到研究所有些什么好东西呢。环形的周期表就让人惊讶了啊?那他们如此广泛的物性研究,物性近似性分类,物质替代性推演等等算什么?更别说还有等着聂信回来才能开始的最核心的研究了。姜桂时现在志得意满,自己的视野也处在最宽广最活跃的时候,这方面未免苛刻。现代的科学界何尝不是和修行界一样,拾人牙慧的多,自己的原创性研究少。那些研究应用性课题的,还可以根据时代变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他们这些搞纯理论研究的,若非是天赋卓异,不然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未必找得到一个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