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2/4页)
设了一排沙袋障碍,狠狠瞄准日军疯狂扫射。
日军完全处于最被动的局面下,最可怕的是宋彪还带了两百杆霰弹枪和足够数量的手榴弹,这是很要命的事情,很好的弥补了弟兄们战术能力低和射击水平差的问题,每个冲出去进攻的班里都带着四五杆霰弹枪,三四个人一组,先丢手榴弹,然后就冲过去爆霰弹,日军即便有再强的单兵作战和战术执行能力也扛不住这种进攻。
宋彪是准备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各方面都非常充分,每个班都配有两杆长矛、四支左轮手枪、四杆霰弹枪和六杆莫辛纳甘步枪,每个人配备三枚手榴弹,每个班里单独有两个人持着火把。
宋彪亲自跳下去,带着李大运和李大憨的这一组冲在南侧,逐个宿舍攻击,先不管房间里有多少人,直接丢两到三个手榴弹,然后再冲进去爆射。
日军士兵虽然被分割在各自的宿舍里,相互不能集中起来,但他们的抵抗意志极其顽强,在距离过近的情况下直接选择刺刀战,宋彪对此很是忌惮,事先的安排一律是能开枪就开枪,不适合用霰弹就用左轮手枪,尽可能快的直接解决战斗。
整个战斗即便事先演练过很多次,实际上还是很混乱,比宋彪部更混乱的则是日军,他们还混乱一些,完全找不到头绪,特别是有宋彪带头用步枪榴弹射击窗户和门,远距离的大面积击伤对手,这些被分割开的日军很快就被消灭了一半,更多的日军还是在试图冲出房间的一瞬间被土墙上的四挺机枪和周边的霰弹枪爆射,每个宿舍门口都死了一地人。…;
直到宋彪带着部队推到最后的旅部指挥所,日军剩下来的五十多人这才选择投降。
一排的沙袋被弟兄们扛在日军旅部指挥所的门前,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架在上面,四十多名弟兄半蹲式等待射击,其他的十几名弟兄则持枪而立,还有持着俄式长矛的,双手持着纳甘式左轮枪的,大家就这么迎接着人生遭遇到的第一次日军投降。
直到日军旅部的这些人抱着头走出来,宋彪在人群里看到那名走在最前面的约四十五六岁的日军将领时,他才忽然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捅了一个超级马蜂窝,如果运气好,他这一次抓到的对手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日军名将“秋山好古”。
秋山好古呦!
那个号称日军骑军之父的家伙啊。
宋彪很注意的看着那位四十多岁的日军将领的军衔,应该是一名少将,这样的军衔在日军骑兵第一旅团肯定是最高指挥官,除了秋山好古,基本不可能是第二人。
双方都很惊诧。
秋山好古抬头看着眼前的部队,非常惊讶这些人居然是关东的土匪部队,装备如此之好,却穿着杂乱无章的本地村民才会穿的那种大棉袄和皮袄子。
在宋彪的这支部队里,绝大多数人都留着清人的大辫子,这一点更是再直接不过的证据。
这一切的发现让秋山好古很惊讶,也有点羞耻感,他在此前一直以为是俄军精锐部队的突袭,他精心的盘算过一切,唯独没有想到会有部队绕过日军防线,从夹缝里冲过来突袭他的旅部所在地,何况他的旅部毕竟还有两个步兵中队。
宋彪的惊讶之处则在于秋山好古显得很平淡,既没有过多的耻辱感,也没有太多的懊恼和丧气之感,这位日军少将即便在被俘的时候也摆明是一副任天由命的姿态,神情近乎于散漫。
既然对方如此之洒脱,宋彪也懒得和他对话,他甚至不想浪费时间,将李大运喊过吩咐几句,让李大运带队将这些日军军官和传令兵之类都关押起来,随后就带着赵庭柱等人离开,继续在小堡子外面设置阵地,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反攻战。
前后四十五分钟,天都还没有亮呢。
宋彪部在小堡子里消灭了两个日军中队,这个速度堪称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