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5页)

名尽丧!

堂堂墨家巨子,偷袭别人已经够耻辱了,居然还没有成功!没有成功就算了,居然反被对方一剑击败。

墨子在上,不肖传人元宗叩拜忏悔。

“这位可是墨家行会的元宗巨子,鄙人君莫问有礼。”君莫问抱拳行礼道。墨子传人,墨家之主的身份,值得以礼相待。

项少龙扶起元宗接着道:“元宗兄,君大侠不是刺客,也不是来刺杀我们的。刚才的一切都是误会,误会而已!大家都不用介意!”最后一句话是对元宗和君莫问两个人说的。

“元宗失礼,墨家巨子竟成了惊弓之鸟。让君先生见笑了。”元宗脸型方正,面容古朴,一身粗布麻衣,赤着大脚,衣衫褴褛却有宗师的气度威严,只是眉宇之间总有一股抑郁不得志的晦暗之色。

“请问君先生可是剑圣修为?”元宗郑重道。能一剑败下墨家巨子,绝非剑宗可以办到,可君莫问又如此年轻,元宗心中有些介怀。

第十二章 齐桓晋文之事

“元兄的剑术技艺已至圣境,可惜心灵不够圆满,不能踏出那一步,不知到底何事介怀,到如今将成心魔。”

君莫问笑而不答,反而问元宗的修为。虽没有明确回答,但能看透元宗修为与无法踏入圣境的缺陷,心灵修为不圆满。世上除了剑圣又有何人人有如此眼力!

“呵呵……”元宗苦笑连连,却不答话。

两人交浅言深,如何会推心置腹,这不是个人气魄的问题,而是除了傻子,没有人会对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诉出自身的隐秘。

项少龙虽然天赋超群,却只是武功初成,毫无背景的江湖新人,而且观其言行,谈吐优雅,见解独特,品质也善良,元宗是心生收徒之念,有了托以后事的念头,所有才会对项少龙尽诉说心事。

但君莫问剑圣身份,年纪轻轻就已站到武林巅峰的位置。这种高手可不是随便就能冒出来的,不定其背后有什么势力或组织,元宗可不愿墨者行会的家丑外扬。

君莫问见元宗不语,也不追问,手指点点地,说道:“元兄为墨家巨子,名门传人,见多识广,不知对于《武典》可有所了解?”

“《武典》!阁下是问破碎虚空之道,那元宗却是不知。”元宗猛然抬头,直视君莫问。

故老相传,《武典》内记述有仙武强者破碎虚空的天道之谜,为千古第一奇书,数百年来剑圣之境的高人莫不追寻,可惜却无一人有幸得缘一睹。

君莫问微微一笑:“非也,我想问的事仙武破碎之道。齐桓、管仲当年编辑《武典》,是武道之上的至尊帝王,册封天下武者等级。不过莫问虽知天下武者分为剑圣,剑宗,剑师,剑士,剑者五个阶级,不知究竟是以何依据为凭?恳请巨子赐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莫问向元宗请教,自然是放低姿态,以晚辈之礼相询。

元宗未想到君莫问会问这个问题,竟也是不知天下事的武林新人,也许一心练武,不问外事吧,卓越的天资加上刻苦努力,难怪他如此年轻就到了剑圣之境。

元宗酝酿措辞,沉思片刻后道:“传说上古练气士,吞吐天体之灵气,吸纳日月星辰之精华,成仙得道,超脱世界。当世武道即传自练气士,如今的天地元气不及上古,武者只能磨砺自身体内的内息劲力,不过修至巅峰境界,却仍然有驾驭天地元气的威能。

加上平王东迁以来,天子权威低落,列国纷争战乱,武者都要随身携带兵器自保,其中又多以轻便的剑器为主,数百年后的现在,剑士就成了如今江湖的主流武器……”

“所以剑客以气为基,仗剑为用,形成了剑者,剑士,剑师,剑宗,剑圣五大等级。”

内息初成,运转劲力,剑锋威力大增,为剑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