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踏雪行 (第2/4页)
别跟某说什么天气一冷,这吃饭都不积极,是不是有人暗中中饱私囊,侵吞了朝廷用于救济灾民的物资?”
自打今年正月初,那场波及了河南道、河东道、关中道多地的洪灾开始,李二陛下就曾亲自莅临多地视察灾情。
那时,长安城内城外都是乌泱泱一片的灾民,个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心生不忍之下,便下令命多数家有余粮的大臣们行动起来,在多处设下了施粥棚,以给这些面黄肌瘦的灾民一个活下去的可能,艰难维持至今。
听到这个问题,李君羡不由眨了眨眼,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安排李斯文收容灾民的命令,不是从宫里传出来了么?
斟酌半天该如何开口,最终还是决定如实禀报:“不是陛下你下令,命李斯文那小子收容的灾民么?前段时间,几乎所有的灾民都陆续迁移到了玉山。”
李二陛下原本就紧皱的眉头皱得更紧。
之前他下令让李斯文去收容灾民,是想着给他安排一个棘手的任务,好让他老老实实的待在汤峪,免得一天天的四处惹是生非。
但他可从来没想到,李斯文这家伙有这么大能耐,这才几天的功夫啊,就把数量如此庞大的灾民都妥善安置好!
且先不论收容如此之多的灾民,究竟需要多少铜钱,光是要解决这么多人日常衣食住的基本问题,别说是李斯文了,就是自己亲自处理,恐怕也得费上好一阵心思。
李二陛下沉吟片刻,并没有马上发问,而是脸上一沉,重重问道:“某记得之前不是下过命令,命李斯文今年之内不许再回长安!”
“到底是哪个不长眼的,竟敢无视朕的旨意,将他放入城中?”
面对皇帝的厉声质问,李君羡脸色古怪,压低声音小心禀告道:
“陛下,李斯文并未抗旨返京,只是将安置灾民一事,全权托付给了其妹李玉珑来处理,他压根就没露面。”
李二陛下不禁惊奇问道:“李斯文那小子,竟然肯放自己的亲妹妹出来抛头露面?难道他就不怕懋功知晓此事后,将打的他皮开肉绽?”
就算大唐当今的风气渐渐变得开放,但一个尚未出阁的名门闺秀,就这么不做任何掩饰,正大光明的混迹到一群灾民里去,可是大大的不妥。
说的再轻巧,这番举动传出去,至少也是一个行事荒唐的恶名,这日后再想许个好人家,可就要费尽周折了。
李君羡摇了摇头,颇为感慨的应道:“或许是陛下你太过小瞧了这位李家女。”
李二陛下更是惊愕:“武连郡公此话何意?”
“属下听闻,在此事之后,那李家女的名声不但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还多出不少好事者,对她都是赞不绝口。”
“说什么...曹国公府嫡女,志气高洁,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想来,等这李家女到了适婚年纪,那些上门提亲之人,都得踩烂曹国公府家的门槛。”
虽说李二陛下身为一国之君,位高权重,但真正能够送到太极殿,让他亲自处理的事务,大多都是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
而类似于这种,实在搬不上台面的琐碎小事,往往很难传到他的耳中。因此,对于这件事,李二陛下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近乎一无所知。
所以在听到李君羡言语中,那毫不掩饰的赞赏意味后,李二陛下心中疑惑丛生,连忙追问道:“武连郡公此话何意?快说来与某听听!”
见皇帝发问,李君羡不敢怠慢,赶忙将之前,李玉珑用于安抚灾民时所说的那番话术,尽可能详细的道来。
叙述过程中,也不时的夹杂些,他自己对于这番话出处的推测。
待李君羡说完,李二陛下不由地瞪大双眼,嘴里喃喃低语道:“这当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