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4/5页)

以史记当中只要被记载的人物都被前世无数中国人所知晓。也因此,史记也被例为二十四史之首。

荆轲这个人物说实话,他在历史当中其实是不知名的。但是,因为太史公单独给荆轲这一些刺客写了传,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刺客例传。又因为太史公太喜欢荆轲了,在刺客例传里面,单单是关于荆轲的描写就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至此,荆轲天下闻名。

可是,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也有与司马迁同等地位的公羊望,但公羊望写的史书仍是以事件时间为主,并不主要讲解人物。而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像荆轲这一些根本就影响不了当时战国时期历史的人物,也就没有怎么提到。哪怕其他的一些史书上提到有荆轲刺杀秦王,也只是单单提了一下。毕竟,在战国时期,刺杀秦王的不要太多。

也因此,荆轲在前世大名鼎鼎,但在这个世界却变得默默无闻。

正想给林心情解释,只是,突然黄一凡眼珠子一转。

他想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文学作品是由人写的,史书同样属于文学作品,也同样属于人写的。

虽然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史官写了史书,但是,因为各自的出发点不一样,就像太史公一样,别人都以事件为主,但太史公就直接写人。什么荆轲呀,陈胜吴广呀,甚至就连一些商人都写进了传纪。这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历史看法有了很大的不同,而如果黄一凡用另一种方式来解读历史。或许,整个的历史都将因黄一凡而改变。

想到这里,黄一凡突然又记起了太史公司马迁写的《报任安书》。

当时司马迁遭受到了宫刑,内心无比痛苦。《报任安书》就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一封信,在信中,司马迁向任安陈述了自己的不幸,但是,他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他决定放下自己的个人得失,写一部传世的史书。并且对任书说,他写史书的原因不是为了记载皇帝对自己的不公,也不是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是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一部史书,便是史记。

史记一出,司马迁真正的做到了这一句话。

而黄一凡也在这一刻,彻底的知道了,他要如何成一家之言。

===

ps:向大家公布两个粉丝群:白玉堂书友群:312101252(所有人读者都可以加)

白玉堂vip群:541308386(需全订,进群向管理大龙发订阅截图)(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七章:力拔山兮气盖世(求月票)

“成一家之言。”

嘴角喃喃自语,这会儿对于未来的授课,又有了新的看法。

不过,暂时不是考虑未来授课时候,黄一凡对林心情说道:“其实易水歌说的故事,就是荆轲刺杀秦王。公元前227年,荆轲决定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他的好友许多人在易水旁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壮观。荆轲一边唱着歌,一边与好友们告别。而荆轲唱的这一首歌便是易水歌,也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黄一凡简单的讲了一下荆轲刺秦故事,只是没想到,虽然黄一凡只是简单的讲了荆轲刺秦,但荆轲刺秦的故事却深深的记在了林心情的脑海里。

“黄一凡,我从来没有听过战国之时竟然还有一位如此悲壮的刺客,荆轲,我记住了他,也记住了他的悲壮与绝决。”

林心情感慨的说道。

“对了,论坛上面很多学子都说你的这一首易水歌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并且还将这种诗体称之为兮体诗。但是,仍有一些学子持怀疑态度,认为您这种诗体只不过是偶然得之,并不能算是开创新诗体。甚至,哪怕开创了也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形成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