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5页)

也可用于千方百计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当一辆机动雪橇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发生故障,一个人必须用他能够找到的任何工具和设备将其修好。或者,这个人还可以借助于思考和研究找到改进或革新工具或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归属(*atik Kamattiarniq)——承认人类从属并服从于自然

在因纽特人看来,人类是物质环境的一部分,因此同样的,人类也从属于自然的动态变化之中。因纽特人不相信西方人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观点。因为既然是环境“拥有”我们,那么我们就不能“拥有”环境。

第7章 社区和国家的真实财富(3)

中国的小康社会:适度的经济

为什么占世界GDP的4%并在过去25年里以年均8%以上的GDP增长率为荣的中国,有意建立一个适度的社会呢?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在对自然资本的贪婪吞噬下形成的:中国消耗30%的全球钢产量和40%的全球水泥产量,目前其石油消耗量紧随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31%。伴随这个经济增长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生活和社会成本。中国政府官员越来越注意到自然资源消耗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和环境整体性,而且包括中国的社会凝聚力。后面的因素或许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动机。贫富之间日益增长的差距,特别是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正在损毁中国社会的结构,国家正在失去基于社会稳定的和谐。

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并非只是简单地达到某种水平的人均GDP。它意味着人们的福利要在全中国得到公正的分配,缓和现有的城乡之间以及沿海和内陆地区之间的家庭差距。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不仅代表着物质享受,更意味着要在所有的方面和谐发展,包括城市化、促进教育普及以及重塑社会阶层。关键的因素是,人类和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中国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系统为代价,一旦这些东西受到破坏,人类福利可持续性的前提便不复存在。换句话说,小康社会将改善和维持所有公民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福利。上述三个主要因素保持平衡,并保持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福利妥帖并行,就是和谐小康社会所具有的特征。

作为美国全球霸权的新兴对手,中国这个亚洲的经济巨人是否在着手找寻一条道路,其准则是与自然之间建立适度与和谐的关系呢?中国能否从物质中心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最大化的咒语中谋得根本性的变化呢?中国正在进行地球上最重要的经济试验之一:寻求平衡,并把经济发展与环境服务和维持社会凝聚力整合起来。该试验包括通过测度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去研究绿色GDP的核算问题。对中国绿色GDP数据的初步估计,大约15%的GDP被环境破坏所吞噬。我们提议开发一套综合的发展指标(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属性),以便于测度、评估和褒奖中国地方市政当局的管理绩效。

如果中国能够真正接受这条所谓的和谐发展、绿色GDP核算之路,并开发出新的福利和发展测度方法,这在由英美资本主义主宰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的哲学世界里,将成为令世界震撼的改变。确实,我在2005年8月前往中国承德参加一个会议时已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会议所在地承德就在北京的东北边,18世纪的乾隆年间(清朝)建造,并成为皇室的避暑山庄。1793年,就是在承德,乾隆皇帝断然拒绝了来自东印度公司的英国特使马戈尔尼爵士提出开放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请求。乾隆驳回了特使的说项,声称中华泱泱之国无所不有,不需要外国物品或者跟外国人交易。这个拒绝最终让英国卷入对中国的贸易战争。也是在承德,我很幸运地把可替代的发展测度方法、GPI和真实财富核算等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