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部分 (第1/4页)

除了皇商官商,民人也获得了名义上的自由工商权。只是买执照的门槛很高,明暗的花费可不是一般民人能承受的,银子够了,还得看内务府的脸色,就算买到了,没有过硬的关系,也是被满人监理吃干刮尽的下场。

当然,工商的面太广,内务府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大小通吃。因此只将要紧的产业划拉到管辖范围里,而单纯的行商事业,只要没过省,内务府也暂时放手。目前要在大清营运银行、票号,要搞海运,或者是开矿、大规模织造,以及南北贸易,尤其是粮食、盐茶、马匹等事业,都得去买执照。而跟南蛮工商合作,更是内务府的禁脔。

如果未来有什么行当兴起,利大量足,内务府当然不会放过。每年内务府都会发布新的执照则例,总之最活跃、利润最丰厚的行当,都必须置于内务府的管辖下。

慈淳太后能够获得满人的一致拥戴,就在于这一项国策每年至少能带来几百万两银子的收益,还有上万差遣,不乏肥缺,满人不再依靠田亩钱粮过活,日子比过去快活得多了。

内务府把持了国内工商的大头,而省关则是一张网眼中等的渔网,将跨省贸易尽数罩住。这部分利虽在名义上属于户部,但省关监督的人事权却是内务府把持的,这也是沿袭自顺治朝起钞关的旧例。

非但大工商和省关,厘金更是一张网眼细密的大网,罩向地方细小的工商事务。大清朝堂以厘金事务衙门管治地方,利在两面,一是四六分成,地方四,中央六,二是地方厘金局总管的人事权也在朝堂。

总结而言,慈淳太后这项国策是将大清立国时的旧策发扬光大,由满人集团把持国内工商业的管控权,所有活跃的工商活动都置于满人手中,而相关的利益当然由满人独享。这一策能顺利实施,同时也能获大利,当然还得益于南北来往的大环境。

张廷玉叹道:“国策自是好的,可中枢手太紧,地方患不均,怕存内争之患啊。”

难得这位冯道出言争利,张廷玉所言正是朝堂清流派以及地方的牢骚。在张廷玉看来,以汉臣为核心的地方官僚也是国家栋梁,甚至是栋梁的基础。不让他们分享到足够的利益,一国根基不稳。而眼下大清所行国策,给汉臣和地方的利太少了。汉臣若是不能跟满人同心,栋梁分裂,大清社稷就有崩塌的危险。

地方虽还有田丁钱粮,因工商大起,朝廷还着力宽免,以求治下民人稳定,同时提高了地方田丁钱粮的存留比例。但工商大起,民心对撞,地方治理要下的力气十倍于前,光靠田丁钱粮和厘金局分成,很难维持局面。不对民人下狠手,很难再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旧事。

当官没有好处,读书人就不会趋之若鹜,读书人苦于当官,汉人精英分子就没出路,汉人精英不依附于满人,就会大量涌向工商,甚至投靠南蛮。如此人心渐渐败坏,大清对地方,对汉人的统治大义就会逐步削弱……

衍璜还要说话,茹喜又悠悠一声叹:“张中堂所言也未尝没有道理,我大清之栋梁,本也是满汉一家。只是一国之利的饼子就那么大,分了你就少了他的,哀家也颇为难啊,张中堂有何见解呢?”

张廷玉欲言又止,他本想提议提高地方分润厘金的比例,同时进一步提高田丁钱粮存留地方的比例,可太后这话已经堵住了这法子,他怎么好再开口。

吴襄转了转眼珠,开口道:“南蛮素有谋食于外之法,未尝不能借来一用。臣观内务府所管工商,即便要缴纳执照费,每年还有若干税负,但购执照行业者依旧络绎不绝。这说明工商之利大矣,内务府独享也未能食足利,若是允地方也能分沾其利……”

张廷玉顿时了悟,接口道:“臣请行工商落籍制,内务府所掌工商驻于何地,当地官府也可收一些籍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