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外边,才能“知见无见”。

离了外,你见啥呢?正因为没有可见上的,所以“常无知”的时候,就契入究竟一相。这个一相是空相,是空无一相、空无一物的本体状态。

无相无物,不就空啦!空啦!不就解脱了嘛!这就是三解脱里面的空解脱门;空而无相,无相才是实相,不是无相解脱门吗!无相了,还有什么愿求呢?没有一切希求,就叫无愿解脱,无愿解脱就叫“无欲”。现在你看,“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常使民转正觉嘛!是不是?跟刚才经(指另一部佛经)上讲的“观无缘”,时时契入无缘,是不是一个道理?是一个道理!如来是叫我们“观无缘”,直契这个无外缘外界的究竟一相;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圣人的见解是不是一致?一致!

总之,“无知”啦!没有外边啦!没有外边外缘,就没有知见;没有知见,就究竟一相了;究竟一相了,才无量无边;无量无边了,就空无一相;空无一相了,就没有所求了。求什么?所求的东西都是外面的东西,有外就有所求,没外了求什么?这就叫“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要深入理解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欲(无愿)解脱。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知”是什么?“知”就是极性观念嘛!这是老子讲转正觉的修法,常常使“民”转正觉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可不容易啊!你无知无欲转熟了之后,才“使夫知者不敢为”。把你的妄心、极性观念要转正觉得到净化,先达到“不敢为”,不六根外驰,不追逐六尘。如耳根不攀缘声尘,天天耳根转正觉,反闻闻自性。反闻、反闻,反闻熟了,这个声尘也就闻不到了。你看,我们的见闻觉知,它就是要有“所知”了才能“知”,“知”什么呢?“知”的都是外边的事物。“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个外边能不能产生出来?产生不出来!产生不出来了,这不就无内外境界了吗!没有能所(内外)的对立,谈什么“敢为”、“不敢为”!你看八地菩萨就已经“无生”了。无生就是极性的念头都没有了,不产生众生心了,自然就不“为”了,这就叫“不敢为也”。

“为无为”,“为无为”是啥?“为”就是作为,作什么“为”呢?作“无为”之“为”。“为”就是转;“无为”,就是正觉。所以,“为无为”就是转正觉。

“为无为,则无不治,”转正觉就是无不治。你的一切痛苦、灾难、烦恼、业障、周转循环都是二相的有为造成的,也就是说,没有正觉,百病丛生。正是因为没正觉,才没有达到无私、无知、无欲的这个状态,于是我们只能在有为法里周转循环,生灭不已。“为无为”,经常转正觉,你的一切毛病,一切烦恼,一切业障就都对治了,没有不能治的,用转正觉这个方法没有不能对治的病。转正觉这个操作方法包揽百病,是阿伽陀药,治一切病,是不是治一切病?治一切病!

你看这个老子,硬是打电话跟释迦牟尼佛俩个商量下的,都说一个话,来哄我们呢,是不是?(大家笑说:不是!)没打电话商量,他俩怎么就有共同的见地呢?还能说得一模一样?!

翻到十二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啥意思?腹在哪里呢?腹是啥?我们会说肚子就叫腹。说我的肚子疼哩。肚子疼,在哪里疼呢?你说在哪里疼着?在里面疼着,还是在外面疼着?(答:在里面疼着)在里面疼着!没人说肚子疼在外面疼。所以,这里的腹是指内之意,深层次的意思是老子要我们内求不外求,反观自性啊!不要俗解为吃饱肚子而已!这种见解,不需要老子讲,因为凡夫都知道。“圣人为腹”,圣人就是反观自性,追求大道,而不六根外驰,满足感官欲乐。“目”是眼睛嘛!眼睛是干啥的?你说(指一人)眼睛是干啥的?肚子是干啥的?

……,对!肚子是往里面装食物的。那眼睛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