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相极为接近,几乎成为一体。“其中有信”比“其中有精”就更为细微了,细微到了不能用演化来说明,只能用回归逆返来描述。从归根复命讲,“信”是细微到与“道”本具的属性状态相契合,也就是始觉合于本觉了。亦是老子现量境证得道的真实存在性,信实不虚。老子证悟到“道”是不生不灭的本体存在,自古及今,从今至古,道体恒常不变,故道无古今,无寿者相(自古及今)。道是非极性一相,不可得名,无法去命名,命名则不是道的一相,故“其名不去”。宇宙的演化是从道→“信”→“精”→“象”→“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回归、归根复命则是由“物”→“象”→“精”→“信”(道)(“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如何知道万物演化、回归的颠末原委呢?就是老子“无欲观其妙”,证得宇宙万物的实相本体现量(道)时,才掌握了绝对真理,才明彻了万事万物存在的玄妙机制。

以此掌握了宇宙人生的根本存在及其规律(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明白了宇宙万物皆依道而生,依道而存,从无而有,有而归无。“有”是循“恍惚”、“惚恍”、“窈冥”、“冥窈”的不同妄动之业变现了“物”、“象”、“精”、“信”等不同的幻化相。“道”是绝对真理,不存在“存在”之说,说“存在”就失去了“道”的绝对性,甚至“字之曰道”都是对“道”的委曲和歪曲。因“强”字之,就“强”述之。但要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道本现成,无修无证,但吾人妄心遮障,涤除不无,故道是修来,悟到,证得。言说不到,思议不可,给与不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庄子曰:“夫道,有情有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无为无形(道法自然,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可传(可以以心传心来证得)而不可受(不能授受而传),可得(可证得)而不可见(视之不见)。自本自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谁之子”;“莫能臣之”;“何期自性具足一切”),未有天地(“先天地生”,“象”帝之先),自古以固存(“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无始无终,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神鬼神帝(鬼神上帝依道而成,借道而灵),生天生地(天地之根,“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道无上也),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道无底也),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道无生也,无始也,亦无终也),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不生灭)。”(《庄子·大宗师》)

这一段,庄子对“道”的描述与老子对“道”的描述极为相似,他们都是现量境的证得,是对绝对真理的极深刻认识。绝对真理唯证可得,唯德可从,无道无德之人,是无法认识绝对真理的。

古今中外,伟大的圣者,皆道德的典范,道德的化身。所以,只有修德才能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无德之人,与道远之;下德之人,与道有隔;修德之人,与道有缘;上德之人,与道不离;厚德之人,与道相比;玄德之人,与道重逢。道体人人具有,不欠不余,因无德而不显。只要修德、植德、养德、培德,自会有德。德之于身“乃真”(真者正也,正心诚意也。德之与身,其人才心正意诚,身修而人正);德之于家“乃余”(正心诚意,修身而后家齐,说明德有余而感化家人,德充裕而可泽全家);德之于乡“乃长”(修德满家而溢外利乡,可见德之长大,可化一方);德之于国“乃丰”(修德丰满泽及一国,能使国治);德之于天下“乃溥”(修德充沛,周流十方,可平天下)。

相对真理可学得,可传得,可授与,但只是“学问”,未臻道德境界时,就成为“知识”。“学问”、“知识”的相对真理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