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3/5页)

还见着了你父亲张英,那模样年轻得很,朕差点都不认得了,最后还跟他下了盘棋……”

张廷玉听得心惊,忙道:“皇上,先父地下有灵,必也不愿见您为了他如此费心劳神,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康熙摇摇头,没有接他的话。“朕身边的人,太皇太后,太后她们,一个个都走了,连康熙朝的老臣们,也没剩下几个了……”

张廷玉听他感慨,张了张口,却不知能说什么,只好一径沉默着倾听。

只怕帝王心里,不仅仅在缅怀那些已经不在人世的老人,也是想起自己那段意气风发的峥嵘岁月。

康熙说了几句,声音也沉寂下来,怅然地望着窗外,半晌,穿靴下榻,走了几步。

“你来帮朕,拟一份诏书吧。”

“是。”张廷玉走至案前,磨墨提笔,静待康熙开口。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康熙顿了顿,一边措辞,一边道:“……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

这是遗诏!

张廷玉笔尖一颤,差点在纸上留下墨迹瑕疵,所幸十数年历练阅历,仍能让他勉强稳下心,凝神去听康熙的声音。

“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帝王的语气带上了一丝骄傲。

他确实可以引以为傲,纵观史册,也只有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连前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帝,也不过四十八年而已。

“今朕年届耳顺,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

声音夏然而止,张廷玉顿笔,抬首望向康熙。

却见帝王又走了几步,长叹一声,半晌,摆手道:“烧了。”

言语之间,神情萧索,意兴阑珊。

张廷玉一怔,回过神,忙将写了一半的东西放在烛火上焚毁。

“罢了,你先退下吧。”

“嗻。”

他小心翼翼道,正想退出去,却听见康熙道:“今日之事,若传他人之耳,就不要怪朕不念情份了。”

语调冷然,隐隐带着杀意。

张廷玉心头微颤,忙跪下道:“臣知晓。”

见康熙没再发话,这才起身离去。

跨出门槛之际,他忍不住抬头往康熙的方向瞧去,只见帝王依旧站在那里,望着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夜变

康熙五十年七月,抚远大将军胤祯率军移师甘州,意欲直捣伊犁,一举剿灭策妄阿拉布坦,中途路遇小股叛军,皆都一一铲除,但此时长途跋涉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大军浩浩荡荡,人数达十数万之多,每日所用粮草军饷也耗费颇巨,后方很快就出现粮草无以为继的情状,加上策妄阿拉布坦狡猾之极,东躲西藏,几个月过去,连老巢的影子都没见着。

十四无法,只得密奏康熙,言道军务重大,暂停进剿,并请求回京叙职。

梁九功站得久了,忍不住将身体往右边微微一倾,好让左腿歇上一歇。

但在外人看来,他仍是微垂着头一动不动,一副恭谨不语的模样,数十年如一日。

这就是做奴才的学问,如何让主子看得见自己的忠心,如何在主子发火的时候,想不起自己的存在,梁九功早已将这一套摸得滚瓜烂熟。

然而内心深处,却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前路忧心。

他这样的废人,早已不可能出宫,一旦康熙驾崩,至好的结局,也就是被发配去守皇陵,但梁九功跟在康熙左右数十年,见惯了软红香土,荣华富贵,即便在宫中宦官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