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页)
不过是个无名小卒而已,颜将军何故要费此周折,偏要收降于他?”…;
周仓忠心耿耿,颜良眼下最需要的这就是这等忠诚的心腹,又岂是许攸能看出来的。
“周仓虽是小角色,却是汝南黄巾众的一员,咱们千里迢迢来此收编他们,自然要向他们展示一下胸襟与气量,否则怎能让这些黄巾军心服。”
颜良这番话也不是专为应付许攸,这也正是他收服周仓的原因之一。
他想自立为雄,光凭一千河北兵是不够的,汝南这批黄巾军自然是他扩充兵马的最佳对象。
只是他眼下前来主持大局,仗着的依然是袁绍的威名,为了在将来脱离袁氏时,使这些将士依然能够效忠于自己,颜良就必须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威望。
这些私下的心思,此时颜良当然不可能跟许攸实话实说。
“原来是这样,没想到将军心思如此缜密,这般看来,倒是许某有些短视了。”许攸自嘲道。
颜良笑而不语,摸着肚子大叫道:“这一通折腾倒把我折腾的肚子饿了,来人啊,还不快把本将那没吃完的半条羊腿拿来……”
说着颜良便转身大步入帐,一面嘶啃着烤羊腿,一面继续看他那未看完的半部书简。
帐前士卒们在填陷坑,帐外的部属们则忙着收拾残局,颜良却视若无物。
看着颜良那闲然豁达的样子,许攸眼眸中的奇色愈发浓重,口中喃喃道:“这个颜子义,行事果决不拖泥带水,但却又暗藏谋略,倒有几分曹孟德的风范,袁公与他相比,只怕也……”
意识到言有不慎,许攸忙是噤声。
第十一章 黄巾贼将
三天后,颜良率领着他的一千轻骑抵达了汝南郡治所安城。
汝南一郡位于豫州最南端,向西穿越群山可抵荆州,沿其境内的颍水顺势南下,则可通达淮南重镇寿春,逆汝水而上,数日间可深入颍川郡,兵锋直指许都。
因是汝南一带多山,当年曹操破汝南黄巾后,不少黄巾余党就逃进了山中落草为寇。
袁绍发兵南下,中原震动,这些黄巾余众们趁着曹操无暇南顾时,趁势从群山中杀出,打着响应袁绍的旗号,四处攻掠。
汝南又是袁氏老家,当地不少豪强都心向袁绍,纷纷暗中联合黄巾军。
如此内外夹击下,汝南的郡兵自难以抵挡,郡南部的几个县纷纷开城投降,郡守被杀,治所安城也落入了黄巾军手中。
颜良抵达安城时,这座治所内外已聚集近数万多黄巾军,汝南黄巾的首领龚都和刘辟也在其中。
令颜良感到意外的是,这伙黄巾军号称数万,声势浩大,但实际上能战者却不过六七千人而已,所谓的数万之众,其实还包括了老幼等不能上阵的家眷。
而且那六七千青壮战力,皆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别说是甲胄,手中甚至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所用的武器不过是削尖的木棒而已。
“就凭这样一群草寇,想要威胁许都,我看难啊……”
骑马徐徐步向安城东门,一路上,看着大道旁凌乱的黄巾营寨,许攸不断的摇头说着风凉话。
颜良心中暗笑。
汝南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过客,他压根就没打算去跟曹操拼命。
眼下这帮黄巾军虽然是乌合之众,但若能择其精壮加以训练,颜良相信,以自己的统兵能力,绝对能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步入城大门时,颜良所见是一片凋零。
大街上除了黄巾军之外,看不到半个平民的影子,城中到处是破落之相,俨然被洗劫一空似的。
“汝南乃富庶之地,堂堂治所安城,怎会如此破落?”
颜良心中狐疑,但当他看到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