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2/5页)

一次,朱由校也第一次有了解散内阁的想法。

朱由校强硬的态度,让七位内阁成员有些诧异,双方已经到了要撕破脸的地步了。李起元见状,赶忙说道:“陛下,臣以为从古至今乱民造反的原因多种多样,绝非陛下说得这么简单,绝不是简单依靠削藩就能解决问题的。”

“的确光靠削藩也完全解决不了,但是藩王的问题到了今天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朱由校说道。

“陛下,如果削藩引起藩王造反该如何处置?”李起元问道。

“不破不立,其实朕早已经做好了他们造反的准备,而且解决此事宜早不宜迟,时间拖得越久,给帝国造成的影响就会越大。”朱由校说道。

“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山东等藩司的藩王众多,尤其是河南、山东等地一旦造反,极易危及京师的安危,造成整个帝国的动乱。”李起元说道。

“如果真有藩王造反,朕将御驾亲征,亲自粉碎他们的野心。”朱由校说道。

“陛下,削藩之事,不如今天先议论至此,容我等再考虑一日,明日再议。”李起元建议道。

“明日,就算到明日朕也会执意削藩的。”朱由校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暂缓一日,待明日再议。”韩爌建议道。

“好,朕就依你等所言,明日再议。朕希望明日众位爱卿都能支持朕。”朱由校冷声说道。

……

今天的事情让朱由校非常地不爽,他差点都准备解散内阁了,虽然解散内阁这是一个很恶劣的决定,甚至会影响到后世帝位继承人在对待内阁上的态度。

“皇上今日议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张嫣看到一脸不爽的朱由校就知道有事发生。

“朕要削藩,内阁却是极力阻止,朕现在在想要不要解散内阁重现组建?”朱由校说道。

“妾前几日看《资治通鉴》略有所得,不知皇上可愿意听妾说说?”张嫣微笑着说道。

“宝珠难道也想劝朕不要削藩?”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不是。”张嫣摇摇头说道。

“那说来听听。”朱由校说道。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四卷: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张嫣背道,背完,又说道,“皇上开明臣子才会正真,皇上乃有德之君,内阁阁臣才会顶撞皇上。”

“内阁阁臣不知百年事,但朕却能推测出百年之后的大致情况。现在藩王已成帝国的负担,甚至是毒瘤,朕如果不削藩,自会有人来削藩的,只是让他人来削藩,恐怕就不是今天削藩的情况了,到时候大明江山要易主都成小事了,甚至会有数以亿万计的百姓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朱由校解释道。

“皇上说的道理妾明白,但内阁有内阁的责任,皇上应该也要明白。”张嫣劝说道。

“那宝珠认为此事应该如何操作?”朱由校问道。

“如果有藩王先反,削藩之事自然水到渠成。”张嫣轻声说道。

“宝珠的意思,将藩王逼反?”朱由校问道。

张嫣微笑着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那该如何将藩王逼反?”朱由校紧接着问道。

“妾居于深宫之中,管着这庞大的后宫就非常吃力了,这个妾就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了?”张嫣说道。

“王礼乾,你认为该如何做?”朱由校问道。

“陛下,这个……臣以为可先招各地藩王进京。”王礼乾想了想说道。

“继续。”朱由校说道。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