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3/5页)

子,并供上早已备好的蒸得烂熟的猪头,新鲜的双鱼,豆沙甘松米饵圆子,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还有各色果品等物。然后领着一家子的男人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

用饴糖供奉灶王爷,主要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

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梧桐苑的小厨房里也备了不少的供品,丽娘在吴嬷嬷的指导下,带着梧桐苑的一竿子人也在小厨房里祭拜了灶王爷和各路神仙。丽娘见灶王爷的神龛来那边还有一副对联,她还凑过去还小声念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吴嬷嬷和李妈妈都喜笑盈盈的道:“正是呢,好吃好喝的都献了上去,再拿糖瓜儿粘住了灶王爷的嘴,叫他保佑咱们奶奶和瑚哥儿吉祥平安。”

丽娘供品中还摆上了几颗鸡蛋,就问吴嬷嬷道:“嬷嬷,我还从来没见过谁供神摆鸡蛋的,这个可有什么说头儿来着?”

吴嬷嬷就笑着告诉她:“这是给灶王爷的部下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

丽娘听了也觉得好笑,又见旁边几个用竹篾片做的纸马,还有许多寸草,黑豆,黄豆的,就有些好奇,问吴嬷嬷:“嬷嬷,那这些呢,又是做什么用的?”

吴嬷嬷依然笑眯眯的望着她道:“灶王爷是要骑马回天宫的,咱们自然要把他的坐骑和草料一并都备好了。”

丽娘听了也感慨,古往今来,官场上莫不如此。这一个小小的祭灶活动就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是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特权阶级的恐惧,以及对官场贿赂的风气的习以为常。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上头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祭灶过后,丽娘就带着三福三喜和一众婆子去了张氏的正院。待到了正院,只见张氏已经打扮妥当了,她今天穿的格外的华丽稳重,上身穿了一件浅金松鹤纹织锦出风毛长袄,下面是一条石榴红洒金马面银鼠皮裙,头上围狐皮的昭君套,戴了一枝小巧精致的侧凤钗,鬓边插了朵石青绒花。边上站着打扮的得体庄重的钱孙两位姨娘。

丽娘上前給张氏行过礼,张氏叫起后,对丽娘说道:“妹妹可算是来了,你要是再不来,我还得派人去催呢。”

丽娘忙道歉道:“劳姐姐久等了,都是妹妹不好。”

张氏看了她一眼,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看了看墙上的自鸣钟,已经到了酉正时刻,然后又道:“既然人都来齐了,时间也不早了,那我们这就过去荣禧堂吧。”

完了,她就扶着莲枝的手站了起来,丽娘紧随其后,钱,孙两位姨娘也跟了上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正院,往荣禧堂去。

到了荣禧堂门口,早有守在门边的小丫头机灵的掀起帘子,往里看去,屋里灯火通明,一切也早就布置妥当,四角支着的炭盆已经将屋里烘得温暖异常。处处挂着各种吉祥物什,帷幔、坐褥、靠垫都换成了崭新喜庆的大红色,满满的到处是崭新喜庆。

满屋的喜庆热闹中,贾母一身大红色银线绣五福捧寿袄,端正地坐在堂屋右侧的紫檀木圈椅上,接受了张氏等人的请安后,张氏自然是站在贾母后面立规矩。丽娘她们也依照规矩站到了张氏的后面。

不一会儿,王氏也带着几位姑娘过来了,贾母也是受了她们的礼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