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3/4页)
他们首先需要的乃是保住京城不失,其次就是保住直隶不失。至于其他的省份如何遭到太平军肆虐,那都是地方上的事情。对于京城的这帮官员们来说,大可以从长计议的。
不过咸丰皇帝却没有这样的从容,看着有些大臣因为太平军南下,差点高兴的要上贺表的模样,咸丰板起了脸。而下头的那帮大臣们也识趣了收起了自己喜悦的表情。
咸丰冷冷的问道:“我想问你等,即便是粤匪南下,京城与直隶无忧,可这些粤匪都是百战之余,特别是那些束发粤匪,与朝廷为敌以来,屡屡破军杀将,江南局面已经如此,等他们回到江南,又要到何等地步?”
群臣们互相看了看,立刻有人出列禀告,认为僧格林沁畏敌如虎,不敢与粤匪交战。应该严令僧格林沁攻击粤匪,并将粤匪消灭。由于整个直隶乃至山东只有僧格林沁这么一支机动兵力存在,所以攻击的火力点都直奔僧格林沁而去。
除此之外,有建议从西北把甘陕宁夏绿营调来作战的,还有建议把关外的八旗调入关内作战的。总之,这帮京官老爷们秉持着京官的一贯作风,其他省份的事情都是其他省份的错。直隶的问题则是下面官员以及执行者的错。至于京官们是毫无责任的。
整日里对着这样的一群人,咸丰早就够了。他只觉得头晕眼花心力交瘁,看了太监一眼,太监已经明白咸丰的意思。见到没官员准备说话,太监就喊道:“退朝!跪!”
咸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而朝堂上一众官员都跪下了。只要等咸丰离开了大殿,这帮官员们就可以起身了。
然而咸丰居高临下的看着这帮文物大员,一股怒火忍不住从咸丰心中窜起。太平军起事也有两年多了,咸丰此时已经逐渐习惯了太平军的存在。在太平军每次战斗大多数都能获胜的时候,朝廷中这帮人根本拿不出办法来,地方上的家伙们更是每战必败。在朝堂上的这帮人要么是满清的八旗子弟,是皇帝的忠诚奴才,要么就是靠了科举一步步爬上来的俊才。
可这么一群高官显宦,面对两年多前只有十七岁,在广西山沟里头混日子的韦泽,竟然数次被打得破军杀将,三日内有近两万官军全军覆没。要这群东西还不如要那个韦泽呢!
想到这里,咸丰就直挺挺的站在龙椅前不动弹。按照满清的规矩,皇帝不走,太监不能让这帮大臣们礼毕。大臣们不能礼毕,他们就得低头弓腰撅腚的跪伏在金銮殿上。此时抬起头看皇帝是不是真的走了,那可是大不敬的罪过。
低头弓腰撅腚的跪伏姿势可是相当的不舒服,一群年轻的官员还好些。而年长的官员们就这么跪了不到五分钟,就有些顶不住了。
看着这帮人颤抖,甚至有些东倒西歪的模样,咸丰总算是稍稍出了口气。他重重哼了一声,背着手离开了金銮殿。听着皇帝离开时的脚步声,所有官员们心中都长长的松了口气。大部分官员心中的想法都是相同的,“难熬的一天又算是熬过去了!”
第43章 回师(三)
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三人都是从广西打到天津的战将,打仗走过的路虽然不到两万五千里,但是有近万里却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这三人里头原本只有林凤祥一个人愿意主动与韦泽相处,等到李开芳与吉文元两人发现韦泽手头有不少地图之后,这两人也勉强将面子这玩意抛在一边,每天板着脸到韦泽这里研究起地图来。
只要打过足够多的仗,走过足够远的路,将领们自然知道地图的重要性。对着地图对战斗进行复盘,曾经笼罩战场的战争迷雾也消散了不少。而此时韦泽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这件看似可以放在更靠后来做的事情。
部队并没有选择快速南下,毕竟直隶还有僧格林沁的骑兵,如果太快的撤退,就会给僧格林沁的骑兵以可乘之机。所以韦泽的部队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