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4/5页)
茶说闲话,正巧知画在旁边整理随身物件,滔滔便从袖子里掏出十三塞给她的那个东西递给知画,道,“这个也收起来吧。”
瑜柔见了,举腕接到手里,说,“倒像个稀罕物,我看看。”滔滔和范姑娘就着瑜柔手看过去,见是一柄短笛,通体紫黑,在灯下泛着温润均匀光泽,显然是被人好生保养,长期把玩。笛尾穗子上串着上好的碧玉和白玉珠,一看就不是俗物。
瑜柔素日对这些东西颇有研究,细细观来,深以为奇,将笛子竖起来凑到灯下一看,果见笛口上雕篆着两个米粒大的字,‘沉鱼’。如此一来,她心里有数,略一思索,轻轻吹了一首《子夜吴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只听得笛声清扬婉转,余音袅袅,果然是珍品。
一曲既罢,瑜柔说道,“相传西施动身去吴国时,她的意中人范蠡虽百般不舍却又无计可施,便赠予她一柄短笛做定情物,盼他日能再续前缘,越亡后,众人皆言他二人归隐山林,泛舟江上。后人为了纪念他们这段爱情故事,将那短笛命名‘沉鱼’,便是这只了。”
滔滔心下明白,‘沉鱼’是后人形容西施美貌,说她在溪边浣纱时,鱼儿见了她忘记游动,沉入水底。却未想明白为何十三要送自己这柄短笛,还说什么让自己‘单相思’时拿出来吹吹。
瑜柔暧昧地瞧着滔滔,说道,“这笛子是怎么来的?”说罢在她胳膊上一推,问道,“谁送你的?”滔滔见瑜柔的样子,忽然心里有些迷迷糊糊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升起来,也不知为何‘十三’两个字就卡在嘴边说不出口,只憋得面红耳赤。范姑娘见状,一笑,“必是七殿下吧。”说罢与瑜柔相视一笑。
瑜柔拉长尾音,“哦”一声,道,“七哥素日不擅长这些诗书乐器,现如今这是转性了?”说罢冲范姑娘挤挤眼。范姑娘温柔一笑,道,“七殿下于诗词上不通,于怎样讨滔滔欢心倒是无师自通。”
滔滔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由她二人取笑作乐,将短笛接到手里又看了一遍,闷头思索。瑜柔和观音见她没精神,便起身说道,“时辰不早了,你又淋了雨,早些歇息吧。”说罢行了礼告辞。
滔滔将二人送出来,也没心思再吃东西,只用手指轻抚笛身,触手丝滑,指尖徒留薄薄一丝凉意,窗外仍旧细雨绵绵,灰暗朦胧望不清对岸。
作者有话要说: 滔滔只是有点儿迟钝~~~
☆、第十三章 锋芒(一)
作者有话要说:
这日外头日头儿正毒,滔滔正跟范姑娘一起在皇后屋里玩双陆棋,忽闻杜鹃通报杨守珍求见,皇后忙命请进来。
杨守珍行完礼,略躬着身子回禀道,“启禀娘娘,官家命小人来请娘娘和各位姑娘现在去福宁殿一趟。”
皇后闻言,心下略觉得奇怪,不知皇上所谓何事,为何要叫上姑娘们?便将手头儿账本放在小几上,问道,“杨都知可知所为何事啊?”
杨守珍恭敬答道,“回娘娘,好像是外头送进来些什么东西,官家还命小人通知各宫娘子和姑娘们都去呢。”皇后闻言点点头,说道,“去吧,就不耽误你了。”
皇后想着,必是官家又得了新鲜东西,要赐给众人,便命滔滔和观音一起跟着,坐上肩舆向福宁殿行去。
待到了正殿,只见皇上握着张昭仪的手站在前面,低声说着什么。张昭仪身着胭脂色牡丹花广袖裙,头上珠翠闪耀,再加上通身那一股子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傲气,站在一色中规中矩的妃嫔间分外醒目。
皇上见皇后并滔滔她们一行人进来,倒向范姑娘脸上多看了两眼。皇后见张昭仪如此穿戴,服饰几乎比照她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