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3/5页)

资格。第二,要参加科举,虽没有地方上的考试,但一得是地方州县学的学生,有州县学的老师推荐。二是地方上比较品行良好有才华的人,地方官推荐,称为乡贡。长安城的国子学、修文馆学生也一样属于生徒。

还有一条,就是官员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孙伏伽虽免官,但不是罪官,而且免官之后他确实不是官员了。

不过孙伏伽没有举荐书,所以他来张超这里投卷,希望能够得到张超的推荐。

这次考试,还沿用隋朝时的一些考试规则,比如公卷通榜制。

一名考生,取得了考试资格后,到了长安,还要先投一份公卷。就是向礼部,投一份资料表,附带自己的以往作品,也称省卷,以供了解其平时所学专长。一般公卷包含古律诗、赋、文、论共五卷。

公卷之外,考生也会向公卿大臣投献自己所写的诗文等作品,即“行卷”以求公荐。如果他们的作品能在名儒评审圈里打响名气,甚至能不经考试就获得任用。

孙伏伽现在向张超投卷,不仅是想要名气,还想要得到张超的举荐,获得参考的资格,要不然,他这个免职的官员,连参考的资格都没有。

能在十几年前的大业三年就考中进士科的人,才能肯定厉害,尤其还都做到了五品的御史中丞,若他参加科举,以才能论肯定能中。不过唐朝的科举可不是那么公平的,首先你得取得推荐,才能参考,其二得有名气。

再加上考试还是不糊名,结果也不全以成绩论,还要看名气品德这些,所以其实唐朝的科举有太多做弊的地方。

孙伏伽是被皇帝免官的,因此正常考,他就算有才能可落选的机会还是极大。

现在,孙伏伽把行卷投到张超手里。

“庐江王杀人夺妻之事有证据吗?”张超问马周。

“据说当初就是因为孙伏伽证据不足,所以才被免了官。”

“我想见一见他,让他进来吧。”

孙伏伽站在张府那座大学士第御笔亲题的门楼牌匾前,背负着双手,静静的等待着。一袭白袍,衬着他有些削瘦的身子,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孤傲。

来张家之前,他其实已经去拜见过许多公卿大臣,可惜都没有人愿意替他说话为他讲理。最后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来参加科举。

他听说了如今长安城里最当红的是学士张文远,便特意来这里投行卷。他不是真的为了能考个进士,十几年前他就考上进士了。他现在来,只是想见见张文远,看这位红人名士,能不能替他说几句话。

“孙郎君,我家郎君请你过去。”王管家出来,笑着对孙伏伽说道。

本都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结果的孙伏伽听到,有些微微意外。

“多谢。”

春寒料峭,外面很寒冷,但张家的书房里却很温暖。

穿过张家圣旨敕造的五重御笔亲题门楼牌匾,进到张家书房。孙伏伽看到了如今名满长安的小张学士。

年轻,年轻的过份,却又很高大俊朗。

“孙先生请坐。”

孙伏伽行礼,坐下。

张超看着孙伏伽笑了笑,孙伏伽个子挺高,但有些削瘦,骨架大,却没多少肉。留着挺长的胡须,人看起来还是很儒雅的,不过目光却有些凌厉,让他看起来带了几分刺的感觉。

“我问孙先生一个问题先,孙先生是真欲参加贡举考进士呢,还是想要为自己的罢官翻案?”

孙伏伽也在打量着张超,听到张超如此直接的问题,他笑了。

“先前我弹劾庐江王杀人夺妻,一个关键证人被其买通,临时翻供,导致此案证据不足。我现在已经重新又查到几个确切的证据,只是希望能够把这些上达天听,重开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