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 (第3/4页)

的帝师,之后才是新帝的帝师。

高祖皇帝为了弥补对她的亏欠,下旨皇族永远不许对秦氏为难,皇族与秦氏共享大齐国太平盛世,秦氏家主可上斩昏君下斩佞臣,秦氏家主代代为帝师。心意是好的这一点我不否认,但他显然是被感情冲昏了头,一点不顾之后的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不顾先祖的反对私自下了这么多道圣旨,把我们秦家搅得乱七八糟,甚至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当时有两份宝藏,一份是夏岚国的龙脉宝藏被他尽数赠与他和先祖唯一的儿子,也是我们秦家的老祖宗。另一份是周国的国库和昔日燕虹国的宝藏,夏岚国那个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后面这个是建国后高祖皇帝自己建的,也就是所谓的大齐国龙脉。

据说这份龙脉里不仅有大量的财富,还有当年在征战四方时先祖研制出的武器。高祖皇帝埋下这些宝藏后立下旨意非乱世不可以开启,并将宝藏图一分为二:一份由老皇帝弥留之际传给新帝,一份在作为帝师的秦家家主手里。他以为这样做可以让新帝对秦家心怀顾虑,被迫永远与秦家交好,间接保住秦家的荣华富贵,只可惜过了几代之后就变了样……”(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刺青

“也不知从第几代开始,秦家的势力开始逐渐被削弱,经历过几次篡位,新帝不再是老皇帝指定的皇帝,当时的家主对新帝极为不满,在被逼迫交出宝图时,否认了秦家那半份宝图的存在。在那之后宫中代代相传的半份宝图消失,之后皇族之间又发生了大规模的乱斗,就是那场最著名的‘八王之乱’,那一代的家主无法再忍受皇室的打压,又对当时的朝廷很不满,愤然辞官,离开帝都开了百仁堂。

八王之乱历经了十年才最终平息,虽尘埃落定,皇族却开始衰败。百仁堂因为背后有夏岚国的宝藏做后盾,从八王之乱时就开始散财救济百姓。那个时候的百仁堂不仅是医馆也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无论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人还是经历了天灾疾病的百姓都会被救济。当时的百仁堂几乎在大齐国的每个城镇都有专门用于救济穷苦之人的地方,几乎每个城镇都有愿意加入百仁堂并在闲暇时前来帮忙的善心人,百仁堂‘首善堂’的名号其实从那时候就已经积累起来了。

可因为名声太响亮,之后又忽然开始传说秦家人是高祖血脉,于是即使没有在朝堂上做官,也被打压得体无完肤,没有办法,救济只能从明面上转移到暗处里。当时的家主十分气愤,抑郁而终,也有另一种说法其实是被暗杀。新家主因为父亲的死对皇室极为憎恨,开始豢养私军。却因为几乎被察觉,那一次秦家差点被皇室连根拔起,虽然最终化险为夷。但私军自然不敢再养,自那以后皇室与秦家的嫌隙更深。

后来听说宫里的那半份宝图找到了,秦家被皇上胁迫只得重回帝都,却始终不敢交出剩下的半份宝图。已经否认过的事情重新承认下来,一旦宝图交出去,秦家必会被灭族,这是一个原因。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从宫里的半份宝图被找到后,先代家主就立下遗命,让秦氏后人找出宫里的那份宝图。以大齐国龙脉振兴秦家。我本人对这件事没什么兴趣,虽然祖父临终前确实交代过我……人太贪心是没有好下场的。当然了,我现在的下场也不怎么样。”

秦泊南自嘲一笑,顿了顿。继续道:

“秦家那么多先代。我最佩服的就是第一代家主,虽然是个女人,那一份高祖皇帝留给他们孩子的宝藏,她只给孩子留下一半,剩下的一半她全部散在了民间,当时的‘昌平盛世’她功不可没。还有一个就是建立了百仁堂的先代,虽然最后抑郁而终,不过还是很让人佩服。”

“的确让人佩服。”阿依点着头说。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好像扯远了。”秦泊南停了停,望向她。幽声道,“当今皇上是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