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 (第2/5页)

什么,而是静待着黄二少的动作。不过,很显然已经彻底懵逼的黄洪年也没有了一上来的志得意满、气势汹汹,这厮算是彻底蔫了,一句话也不说。

一时间,三人谁也不说话,气氛就这么尴尬地僵持在这里了……

最后,还是看到时间不早了、还要赶飞机的黄洪年率先打破了尴尬,有些灰败地跟苏振邦、苏辰雨父子俩匆匆告辞之后,就灰溜溜地走了。

不得不说,黄洪年真是有些悲催,原来是想装一波逼,赢了一波嘴阵,然后带着心里飘然离去的。可是,剧情的发展显然有些超出黄二少的剧本设定,有些跑偏了,不禁装逼没成功,而且自己还被吓了个半死,就这么灰头灰脸地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就这样,在全国一时风头无俩的“中策现象”算是在澎城彻底熄火了,而且“爱国外商”黄洪年更是被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滚蛋了。

不过,虽然黄洪年和中策模式在澎城来了次“败走麦城”,但是仍然在全国火的要死,很多亏损的国企和地方政府就像寡妇半夜盼情郎一样,满怀希望和憧憬地盼着黄外商和中策的临幸。

所以,对于整个“中测风潮”来说,澎城的失败只能算是一块美玉上的小小瑕疵罢了,根本不影响大局。“中策”还是那个牛逼哄哄的“中策”,他黄洪年还是那个人人夸赞的“爱国外商”,“中策现象”也在全国继续蔓延着。

疯狂的“中策现象”显然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只不过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高层们,也在寄希望于“中策”可以摸出一条适合于华夏的国企改革之路。

不过不久之后,东海省委常委、澎城市委书记田明理在内参的一篇文章——《空中楼阁的资本经营到底适不适合国企改革?》,彻底将很多人给震醒了,也将“中策”和黄洪年摆在了烈火上炙烤。

毫无疑问,这种纯“资本经营”的模式根本不适用繁冗的国企改革,上面的大人物想要的显然也不是这个,他们想要的是扎根于产业基础的经营运作。

很快,“中策”和黄洪年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中央政府直接停止了“中策”的收购行动。并且,中央要求彻底落实之前的收购行动的资金落实情况,并且还做出了新规——短期之内,严禁“中策”转手倒卖这些国有企业。

这下好了,本来就是玩资本运作的“中策”和黄洪年彻底傻眼了,一下子被“套牢”在了大陆,想跑都跑不出。

不用问了,田明理的那篇文章肯定是苏大少在背后操的刀,说“坑”你就“坑”你——绝对说话算话。并且,苏辰雨觉得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好,最起码可以让“中策”和黄洪年这个投机分子,可以彻底安下心来做产业运营和经营管理。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就是黄洪年的最大感受,要是知道这趟澎城之旅会是这么个草蛋的结果,打死他也不会去澎城跑这趟骚。

当然,对于苏辰雨来说,黄洪年这趟澎城之旅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释放了这厮插手国企改革的心思。

人的心思有时候就像“恶魔”,一旦被放出囚笼,那么将会大的没边。

苏宁策略击败黄洪年这个“投机分子”吃下徐工集团之后,苏辰雨的心思彻底活了起来,这家伙已经把目光瞄上了另一个“投机分子”。

在黄洪年和“中策现象”风靡全国的时候,有一个人在杭城也开始了自己的“投机之旅”,只不过这位要比中策和黄洪年靠谱多了。

至于这位“投机分子”到底是谁呢?

说起这位“投机分子”,不,应该是说是“投资者”,他的名字或许你还真没听过,但是他家族的公司你肯定听说过,因为或多或少你曾经看过他家族公司冠名的电视节目。

央视有一套节目叫《正大综艺》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