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4/5页)
狼兵呢?总兵可否调遣?”
“狼兵在西北方安营扎寨。张经走后没人指挥得动,纯看那老太太的心情。”
此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夏正知道,要出兵了。
他只好起身道:“那走吧,有俞总兵在,胜算终究多了几分。”
“走!”俞大猷一把提起了几十斤重的长枪,“你放心,我最起码能保胡巡抚毫发无损。”
浙兵再度出关,俞大猷临危受命,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列。这人打仗出了名的豁命,既是将军也是先锋,只要他不倒,军士自然不会逃。
曹邦辅远远看着俞大猷出关,暗暗握拳。
这年头,什么都没有人心变得快啊。(未完待续。)
135 勇将耸兵
出关之后,俞大猷不急着进军,在关外重新排兵布阵,弓弩铳手排列最前,其余刀枪兵两翼掩护,阵势排好才向前徐徐推进。
胡宗宪与夏正位于中军,看着有模有样的阵势不由感叹:“这才叫军队么!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看来也不只是兵的问题!”
夏正在旁道:“这也与先前张经的调遣有关,最能打的勇将都调到了这边。俞总兵身经百战,有他在,此战胜算极大。”
“先前咱们吃了亏,此番还是小心为妙。俞总兵再厉害,也是临危受命,未与浙军磨合,不知真打起来会怎样。”
转眼大军行至林路,俞大猷下令暂缓行军,派出两小队人马入林探哨,决不能被同样的埋伏干掉第二次。
等不多时,两对人马安然归队,确实有见埋伏的倭寇,见了探哨远远后撤,哨兵也就没敢再追。
俞大猷紧皱眉头,策马奔至中军,面色沉重:“胡巡抚,倭寇早有准备,已有埋伏,一旦进林,凶多吉少。”
胡宗宪沉吟片刻:“四千人摆好阵势,固若金汤,真怕那几百倭寇?”
“倭寇狡诈,始终未尽出,分为多支队伍协同作战。若是倾巢而来,怕是抵挡不了。”
“那此前你们如何七战七捷?”
“以逸待劳,引君入瓮,这也是张经此前布置的战略。”俞大猷不禁又是泯然一叹,“倭人擅游击,我们就等他们攻坚。倭人擅刀器。我们就伏铳手。以己之长。搏敌之短。持久消耗,倭人补给不及,思乡心切,自然会退。若是一味追击,追得越深,凶险越大。”
胡宗宪心意难决,转而望向夏正。
夏正沉吟片刻道:“此番追击,歼敌事小。振士事大,不图全歼倭寇,就是十个八个,也算是一胜了。”
的确如此,要的就是得胜回朝,分了功绩。
俞大猷眉头紧锁,四千大军抱着杀十个八个敌人回去的心态,怎么可能胜?
胡宗宪权衡再三,最终命道:“赵御史有令,誓死追击败寇。俞总兵多疑恐伏。也有道理,我看不如稳固行军五里。若见倭寇,杀之擒之。若无倭寇,必是贼人已闻风而逃,我军也不必深追。”
胡宗宪给出了一个中性的解决方法,稍微追一追,不要太深,我们大军都出来了,好歹要“吓跑”倭寇,也算是一个胜仗。
俞大猷只好领命,回马前劝道:“胡巡抚,刀枪无眼,你在这里等候就好,切莫再进林了。”
夏正也冲胡宗宪点了点头,上次进林是以为倭寇全面溃败,无惊无险,谁知倭寇如此强悍,在这种情况下,一省的巡抚,确实不该进入复杂地形。
胡宗宪就此作揖道:“汝贞在此恭候将军凯旋!”
俞大猷没有说话,只点了点头便回马行至中军前列,下令稳固进军,提防左右林中动静。
大军前行一炷香的功夫,不过两里,便见几十丈外冒出了几个人影,老远挥着刀刃又蹦又跳,同时叫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