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落脚点 (第2/7页)
场款的程度,即使可以买秀场款,等到能买的时候半年都过去了,她哪还记得?再深的渴望也没能延续半年多的,这种新模式也是让她觉得很舒服,对品牌好感不知不觉又多了一层。
“不愧是被j.j欣赏的品牌,嗯,说起来,好像之前在歌剧院看到一个女孩,就是那个穿了一条漂亮裙子的女孩,听她和朋友聊天,她穿的那条裙子也是韵】的。”
那条漂亮的水晶小礼裙给琼恩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看到一个金发女孩穿着它,就如同洋娃娃一样可爱,如果不是听到她们的闲聊,她就要自己上去问了——很可惜,j.j可能没注意到这条裙子,如果她穿了的话,琼恩觉得它一样会全网红透的,甚至要比血手t更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虽然裙子漂亮,但网络上的讨论度却不是很高,也没见太多i.tgirls在穿。对于已颇有好感,想要购入几件衣品的她来说,这多少是个缺憾。
“嗯,说起来,这也就是官网唯一的缺失了,没有提供证明自己品牌价值的证据……不过话又说回来,应该也没有太多公司网站会把这个罗列上去吧——但是,这个价格的话……”
欧美顾客习惯支持正版,但并不意味着她们会毫不考虑地对看上的物品慷慨解囊,这种接近于大众奢侈品的定价——和t恤不同,一条裙子1200多刀,已经是很奢侈了,顾客也要考虑到品牌本身的价值和定位:就像是burberry,一度成为英国小混混、黑帮追捧的品牌,正常消费者就会多几分犹豫,甚至因此流失,这个是品牌形象受到影响,定位开始偏差的证明。还有某些品牌,也被公认为不值得买正价货,或是高端线反而没副牌做得好s线和专卖店线没有什么区别……
这些印象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牵扯到广告营销、消费心理和竞争策略,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个零散长期的判断过程,广告的投放,广告画面的设计和质感,品牌slogan,对韵】这定价来说——还有时尚杂志封面的多少,时尚界本身的口碑和反响,对新世代的顾客来说,她们还很看重itgirls的点评和推荐……这些零散的元素最后构成了对品牌的模糊认识:这件衣服值得1200美元吗?穿去重要场合不会因品牌而失礼吧?它的附加价值足够吗?能让穿着者得到足够的认同感吗?
这么多的考量,有许多是和衣服无关的,但1200刀的价格也注定就是要承担这重重的思虑,琼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对品牌已有好感,但1200刀是不是个合适的价格?这条裙子合算不合算,值不值得买?她感觉自己还无从判断,因为到目前为止,韵】几乎还没登上任何一本时尚杂志——至少,除了血手t之外没有。
当然,不是每个品牌都能频频登上杂志,占有专版做访问的,如果杂志都是这些内容,早滞销了。琼恩所想的登上杂志,是指衣品本身成为模特硬照和杂志内容的一部分:事实上,这和itgirl的个人博客是差不多的模式,找个主题,采集当季新款做些搭配,列出品牌和售价,基本就是软广告,但对当季的潮流风向和单品搭配不无指导作用,也因此不乏受众,至于说文字内容,会关心的人那就太少了。
那么,怎么从杂志来判断品牌的价值呢?很简单的标准,就以《voyage为例,无需怀疑,能登上封面的一定是绝对的大牌——lv、gucci、dior……等等蓝血品牌常年霸占了封面模特身上的搭配,琼恩暗想,它们应该是为此花钱,用广告换来的,当然,这也保证了这杂志本身的格调。
封面采访的明星,一般穿着的也都是封面照的品牌,顶多单品有些别的品牌搭配,这里就可以注意了:编辑几乎从不拿二线品牌来做一线大牌的封面搭配,模特穿华伦天奴的外套,就不会拿一个coach的包。所以这里会出现的品牌名字,应该也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