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5页)

一?”

万俟英狂笑说道:“贤弟有所不知,火中死鬼是‘第一皇甫端’,愚兄是‘第二皇甫端’……”

说至此处,忽然发觉暂时不必向诸葛红泄露机密,遂赶紧住口,不往下讲。

诸葛红却听得有趣,扬眉问道:”大哥怎的不说下去?那‘第三皇甫端’又是谁呢?”

万俟英不得不答,苦笑说道:“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只知道这‘第三皇甫端’,是个极为刁钻古怪之人!”

诸葛红双眉一挑,狂笑说道:“小弟生平也颇以刁钻古怪自诩,颇愿与大哥同心合力,斗斗这刁钻古怪的‘第三皇甫端’!”

万俟英听到此处,接口笑道:“贤弟,你不要再提什么‘第三皇甫端’,且与愚兄走趟‘青城山’的白杨古墓!贤弟既已得了令伯父神箫秀士的衣钵真传,我便打算送你一根‘神箫’。”

诸葛红听得大为惊喜.目闪奇光问道:“这神箫是什么品质?金箫银萧,玉箫?抑或是用‘阴沉竹’精工镂制的‘玉屏箫’?”

万俟英摇头答道:“贤弟均未猜对,这是根用‘海底寒铁’所制的四尺长箫!”

诸葛红意似不信,目送万俟英缓缓说道:“大哥,用‘海底寒铁’制箫,已是罕世奇闻,何况还长达四尺?这哪里是箫,简直成了棍了!”

万俟英点头说道:“此物本就具有萧棍两种妙用,遣情为箫御敌为棍,故而我才说是对贤弟极有用处!”

诸葛红心中霍霍大动,含笑问道:“大哥,你怎知‘青城山’的‘白杨古墓’之内,有此‘两用神萧’?”

万俟英笑道:“我是偶获秘讯,但‘白杨古墓’以内,风闻凶险无俦,我们纵去寻箫,仍未必定能如愿的呢!”

诸葛红轩眉笑道:“这等古墓之中,越是凶险,才越有趣味,我们前去游赏一番,以增见识,是否寻得着‘两用神萧’,小弟倒认为无关紧要!”

万俟英微笑说道:“贤弟既然这等想法,我们就不妨同去看看!”

计议既定,两人遂立即起身,由“邛崃”往“青城”走去。

诸葛红边行边自笑道:“大哥,你到这‘白杨古墓’去过几次?”

万俟英失笑说道:“几次?这还是破题儿第一遭呢!”

诸葛红愕然问道:“大哥所居‘邛崃’,与‘青城’相距不远,既知有这藏宝‘白杨古墓’,却为何一次未去?”

万俟英微笑答道:“贤弟有所不知,我昔年只听说墓中藏着‘一箫一剑一灵芝’,全是旷世难寻的武林异宝……”

诸葛红听到此处,接口笑道:“一根‘两用神箫’,已颇诱人,再加上古剑灵芝,大哥怎会不被引得走趟‘青城山’呢?”

万俟英笑道:“我直到如今,方始前去的原因有二,第一点是关于这项秘密,别无人知,不必过于急迫……”

诸葛红不等他往下再说,便自接口笑道:“大哥且请把这‘别无人知’四字,向小弟解释一下!”

万俟英应声答道:“这桩秘讯,我是从一个垂死之人的口中听得,他说决未告诉过他人,并在尚未把‘一萧一剑一灵芝’的性质用途,说清以前,即行死去!”

诸葛红恍然笑道:“怪不得大哥只知道‘两用神萧’是海底寒铁所制,对于另外的‘一剑一灵芝’的用途性质却无所悉!”

万俟英点了点头微笑说道:“第二点原因是那人于垂死前,对我告诫,说‘白杨古墓’以内,凶险甚多,只宜结伴同探,不宜单独前往!”

诸葛红“哦”了一声说道:“这就对了,大哥至今不曾去过之故,定是尚未寻得理想的同行之人!”

万俟英向诸葛红看了一眼,点头笑道:“这作伴之人自极难寻,既要武功相当,又要关系密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