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4/5页)

,一概不用本地人,全部请外省打工仔。

在毒品生产过程中,第一道加热配料、蒸馏提纯工序,和第二道添料加热、搅拌工序由打工仔负责,而第三道脱水干燥、生产成品工序,则在二楼一间全封闭的密室进行,用洗衣机脱水,用干燥机烘干,全部由他从广州请来的师傅们负责。

此外,厂里还作出严格规定,二楼密室严禁打工仔们进入。因为廖植清楚,凡是有剧毒的工业污水流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倘若毒水流出厂外造成污染,肯定会引起注意。于是,廖植等人就在厂区内挖了2个大深坑存放污水,使之不外溢。

这个地下特大毒品加工厂,在短短的2个星期内,已有10多人出现了中毒症状,一下子就有5名工人因在加工毒品过程中中毒,而被送进当地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因为害怕事情暴露,该毒品加工厂厂长廖植与他的几个合伙人商量要将工厂搬迁外地,并且,他们已经在广州市郊区的罗冲围一带租下了厂房。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令毒枭们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绞尽脑汁想出的瞒天过海的“锦囊妙计”居然也失灵了。因为工厂内6名民工中毒,惊慌失措的廖植命人将工厂内的毒品向广州转移。就在运输毒品的途中,由于对液体冰毒封存不好造成严重的泄漏事件,从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 想看书来

中国东部地区的制毒工厂(6)

这个名叫廖植的38岁男子,原是广州市人,1979年曾因抢劫被判处5年徒刑,送往新疆劳改。在新疆服刑期间,他结识了几名颇谙制造冰毒技术的案犯,他通过“虚心学习和求教”,终于掌握了提炼和制造冰毒的技术。

1995年,他又通过非法渠道到了澳门。作为“过江龙”在澳门“捞世界”多年,使他练得狡猾多端。他在平日里所使用的都是化名,连与他多年同居、为他生下2个孩子的女子,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在没有出示任何“有效证件”的情况下,他便与当地镇政府签订了一纸协议,以经营2年共30万元的租金,租用了原为拖拉机修理厂的厂房,就立即开始干起了加工毒品生意。而他对外则声称,他所开办的是橡胶添加剂厂。

为了把毒品加工生意做大,廖植为此不惜血本,初期投资就高达400多万元,并且花了260多万元,从东南亚走私进口了整整1吨制造冰毒的原料——麻黄素。廖植说:

“人生就是拼搏,就是冒险。只有拼搏与冒险才能发达,这是我的性格,不过这次我却无好彩(倒霉),活该我倒霉。看来,这是老天要让我死啊!”

目前,东部地区制毒工厂有向外迁移的态势。一些制毒分子为提高安全系数,将制毒的第一道工序向周边省区、境外转移。最近,广东警方分别在广西平南、湖南衡阳、四川昆明、江西南昌等地查破制毒工厂,缴获成品冰毒和摇头丸一大批。此外,制贩毒逐步集团化、武装化。目前,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活跃着相当规模的东南亚、港澳台以及云南、甘肃、新疆、河南等外流贩毒人员,他们与我省籍贩毒分子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逐步向集团化、职业化、公司化发展。随着毒品犯罪的升级,武装护毒的情况十分突出,仅广州、深圳警方就缴获了制毒贩毒分子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多起制毒贩毒涉枪案件。

为此,中国政府重拳出击毒品生产。

联合国国际毒品控制计划署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少数欧洲和美国人会对这种刺激性药物会产生打喷嚏和流鼻涕的不适反应,但是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人们对这种药物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而且远远超过了对像鸦片和海洛因等植物类毒品的需求。统计资料表明2000全球所查获的安非他明类毒品有80%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生产的。

由于目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