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 (第2/5页)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报道了《华国之声》。
他们对华语歌曲的兴趣不大,主要在谈论这种平民化的歌唱选秀节目的模式,它为什么取得成功?它的成功能够复制么?
有音乐公司联系了慕姗姗,打算派人过来看看,并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之中。
至于说购买节目版权,那是以后的事情,他们要确认同类型节目在美国本土复制成功的几率,那可是数千万美金的投资。
慕姗姗正在忙着第四季《华国之声》的总决赛。
这次总决赛可以说是国内音乐届的一场盛会,前来捧场的歌手很多,有些是邀请来的,有些是自己主动过来的。
自从《华国之声》在国外播出造成了影响,以及美国的音乐公司看重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这是好事儿,明星不怕多,可以加入帮唱环节,对参赛的选手也有好处。
“还有人说美国的流行歌手也会出现在总决赛的舞台上?”孟净求证道。
“我们这是一档华语歌唱比赛,目前没有邀请国外歌手的计划,那些都是大家的猜测,至于说今后会不会邀请,要看具体的情况。”慕姗姗澄清道。
“慕姐,姗姗文化有没有发展规划?您走出了一条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道路,对未来有什么展望?”孟净询问道。
“明年我们准备创办一档新的歌唱节目,其实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一直拖到现在,终于有了成熟的大环境和制作团队。”慕姗姗想了想,回应道,“说到展望,我觉得能把节目做好,给观众带来快乐就好了。”
采访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慕姗姗基本上有问必答,从容应对,她从事媒体工作,不像林子轩那么排斥采访。
“慕姐你玩博客么?最近很流行。”采访结束,孟净闲聊道。
“听说过,我对网络不太懂。”慕姗姗不置可否道。
“可以在博客上记下自己的生活点滴,还能和好朋友互动聊天,很好玩的。”孟净推荐道,“我有个博客,每天写点随笔和感想,以后回头看应该很有意思,要不慕姐你也开个博客,关注度肯定很高。”
博客传入国内不久,成了青年人在网上社交的新平台,互联网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八百一十七章 孩子们
十二月二十四日,礼拜一,平安夜。
下班的晚高峰,空中飘着细碎的雪花,在京城的主要道路上照例出现了大堵车,交警正在忙碌的维持秩序。
“迎接新奥运,建设新京城。”
这是京城市政府喊出的口号,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道路规划,地铁线路,立交桥,不少主干道的扩建工程都在施工之中。
不过暂时并不能缓解京城的交通状况。
在拥挤的车流中,有一辆黑色的轿车,车里坐着三个人。
“爸爸,会不会迟到啊?”坐在后排的小女孩焦急道。
“红红,放心吧,还有不少时间呢,保证耽误不了。”做父亲的承诺道。
开车的是一名中年男人,西装革履,头发梳到后面,一丝不苟,身材略显发福,看起来就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修路修路,越修越堵,还不如坐地铁快呢。”车里的女人抱怨道。
这个女人脸上化了妆,穿了一件时髦的皮大衣,风韵犹存,她身旁的小女孩大概六七岁的模样,露出焦虑的神情。
“你愿意坐地铁?”男人反问道。
这是实话,一旦有了私家车,就算路上再堵,也很少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我这不是怕迟到了给林总留下不好的印象么?人家可是身家好几亿的大老板,肯定有时间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