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2/5页)

,静待时机即可。这些道理我早已经交给你了,至于如何领会其真正的含义,就需要靠你自己慢慢摸索和实践了。这个是我无论如何也帮不了你的。”说着,吴立行拍了拍贾瑚的肩膀,郑重道:“去吧。”

贾瑚听罢,心潮一阵起伏,忙跪下磕头道:“谢谢舅舅,我知道如何做了。”

然后起身出去了,赶到内院,表弟表妹们都在陶氏的院子里等着给他接风。

不过贾瑚却没能吃上这接风酒,只一脸歉意的看着他们,略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接着倒头就拜倒在陶氏跟前,简单的说明了来意。

陶氏早在几天前就从吴立行那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贾瑚的行李她也都备好,这会儿见贾瑚过来告别,她也很是不舍。只不过情势所逼,她也不好留他,只点了点头,又喊了丫头端了面过来给贾瑚吃了好赶路,一边还不停地嘱咐了一堆注意安全,保养身子之类的话。

贾瑚快速地吃完了面,行了告别礼,就急匆匆地出了门,上了早已备好的快马,一路向京城驶去。

光阴荏苒,时光匆匆。转眼又过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荣国府的内院诸事因着张氏卧床养病已经交由二房王氏掌理。据说前些日子,王氏在知道贾政收用了红衣之后,没有生气,还特地贤惠大方的去了贾母跟前说要摆酒请客,让红衣给她磕头行礼,正正经经的收房。贾母见了她贤良大度的样子很是喜欢,就应了她的要求,还很是赞了她几句,赏了一套金头面给她。中秋节前贾母还特意在贾代善跟前提了让王氏打理府里的内事。贾代善也没多说什么就应了。

自此,王氏又成了荣国府里威风凛凛的掌家奶奶,只是这一回她收敛了很多,不再张扬行事,独断专行,但凡重要的事都要请示过贾母之后再作决定。贾母对她也越发的满意,渐渐地就把手里的权力都下放了给她。

于此,王氏在荣国府的地位越发的稳了,就连贾政因着她厚待红衣的缘故,也对她的看法改观了不少,偶尔还会去她房里留宿。一时间,妻贤妾美,贾政享尽了齐人之福,渐渐地也淡忘了之前还觉得刻骨铭心永世不忘红颜薄命的表妹,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和乐异常。

同二房的和乐惬意不同,大房的日子倒有些凄风苦雨了。贾赦受了正三品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虽然也依然不需要日日上朝,但因着管的都是些杂事,也似在山西的时候需要日日去衙门里处理各项军务政事,相比前些日子的闲散还是忙碌不少。这样一来,他去张氏那里的时间也越发少了起来。倒是丽娘又拖着重重的身子帮着打理大房的内院琐事和照顾贾赦,安哥儿父子的日常起居等。

至于贾琏因着已经去族学里读书,张氏有病着,他也挪到了荣禧堂如贾珠元春兄妹一起跟着贾母居住。丽娘回府已经大半个月,只在张氏那里见过几回,话都说过几句,彼此到不怎么熟。只知道他长得很讨人喜欢,外貌集中了贾赦和张氏的有点,俊秀白皙,一双桃花眼很是招人喜欢。倒是能看出他日后的风流摸样来。

日子在忙碌中一日一日的过去,过了中秋节后不久,这一日一早,丽娘挺着已经高高隆起的小腹,看着丫头们服侍贾赦用饭。

待贾赦用罢早饭,盥洗漱口之后,丽娘亲自上前替他整了整衣服帽子,贾赦温柔地轻扶着她的小腹,又絮叨了安哥儿让他乖乖听话,不要吵着丽娘等等闲话,才在出了门。

送了贾赦出门,丽娘又带着安哥儿去了瑚哥儿之前的书房,陪着他念了一个时辰的书,才放他出去玩。

自丽娘查出又有了身子之后,贾赦就吩咐免了她的日常请安,让她在梧桐苑好好养胎为要。既然有了这样的福利,丽娘也就不再日日去张氏那里服侍伺候,只天天派丫头或是吴嬷嬷过去看看,偶尔送些补品药材什么的。

待用了午饭,丽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