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5页)

“三藩市不受影响吧?”我问。

“也有影响呀,今天和倪太去饮茶,唐人街冷清清地,洋人都不来了,反正他们认为都是东方人引起的病,少惹麻烦。我们去泊车,空位多得很。”

“有没有人戴口罩?”我问。

他说:“洋人才不吃这一套,连银行劫匪也不戴口罩,他们戴滑雪用的面罩。”

“受不受他们歧视?”

“表面上他们还是不敢的。”倪匡兄说,“不过还是别自讨没趣。我本来最爱看洋人小孩子,名副其实的洋娃娃嘛,现在也不走近他们了,给人瞪一眼,也不好玩。”

每一部都是好书

一本新杂志的编辑打电话给我。

“我们想找倪匡写稿,你替我问问他肯不肯好吗?”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做了倪匡兄的非正式经理人,欣然答应。

哈哈哈哈四声后,倪匡兄说:“现在是你们半夜四点钟,怎么还没睡?”

“我从来不算三藩市时间。”我说,“总之我们深夜,你们就不是深夜,这个时间通电话,一定不会吵醒你,反正我都是在这时间写稿,头脑最清醒。”

说明了来意。

倪匡兄说:“你代我谢谢他还记得我。但是我已经写不出了。”

哪会有写不出的道理?是他不写,人无求了,有资格拒绝。从头到尾,没有提过稿费的问题。我知道他提出个数目,对方付得起。不够资力,也不敢开口。

“那么以后所有的报纸杂志请你,我都先替你回绝了?”我问。

他又连笑四声,表示没错。

“上次回新加坡,”我说,“在家里找到你的那本《老猫》,小朋友没看过,拿回酒店后一口气看完,说好看得不得了。”

“当然好看,”他有点自豪,“放了几十年,还能看得下去,就是好看。”

“你认为《老猫》是你写的最好的一本小说吗?”

倪匡兄不正面回答:“你请小朋友看看《寻梦》吧。”

“《蓝血人》,你不喜欢吗?” 他问。

倪匡兄说:“我并不觉得《蓝血人》写得好,但是很多人喜欢。我想,大家喜欢的,总有一点道理。你要问作者的话,本本都是他亲笔写的,本本都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幻想力

“最近电视剧又把《卫斯理》改编了。”我在电话中说,“你看过了吗?”

倪匡兄大笑四声:“把人物改成穿民初装,古怪透顶。”

“始终是两种不同的媒体。”我说。

“长篇小说的话,改编电影不容易,改编成电视片集最适合。我不知道讲过多少次,金庸小说最好是根据小说拍,连分场也依足好了。作者本身当过编剧和导演,写出来的都很有电影感。我有一次写金庸小说剧本,把一个不太重要的人物删掉,哪知道那么一删,后来的剧情完全接不上。”倪匡兄一口气说:“所以凡是乱攻成电影电视的东西,我从来不看,一看就气死人。”

但是不看又怎么知道人家改成民初装?

“我是听朋友说的。”倪匡兄已知道我在想些什么,“编剧不改小说剧情,拿薪水就没有面目,所以一定要改。”

“导演更喜欢改。”我说,“导演多是年轻人,老板叫他们拍名著,他们认为老套,非有自己的存在不可,为了证明与众不同,改得面目全非,愈改愈不会收科,最后一塌糊涂,当年许鞍华拍《书剑恩仇录》,就是例子。”

“电视还来得喜欢用大爆炸,什么东西都来一个爆炸,降龙十八掌一掌打出去,轰隆一个爆炸是指定动作。”倪匡兄说完大笑四声。

“爆炸其实是最容易处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