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船是用纸扎的船,竹为骨架,有一丈来长,上面绘着楼阁神仙什么的,然后纸船后面伴着龙凤灯,舞绣球舞狮子的,以及一些戏剧里面的扮相。敲锣打鼓,沿途放铳烧香放鞭炮走上一圈。

每个堂的船会把自己堂里的每个村子都游上一遍,游船队每到一村,鞭炮、号角、铁铳齐鸣,炮声响彻云霄。然后由村中福寿双全、高辈份老人将船请进村里,放在正厅堂神龛前事先预备好的高凳上,接着长辈洗手焚香叩拜“天地君亲师”,迎接神船到来。

接着道士“施法”为该村驱瘟祈福,把瘟疫、垃圾“装”进船中,让船把它带到东洋大海里去。此时,祠堂大厅前的禾坪上龙灯、狮子纷纷起舞,那些戏剧扮演的也会进行艺术表演。

妇女领着儿童把祭祀用品恭敬放入纸船中,祈祷上苍保佑平安;家家户户将早已准备好的烟酒、糖果、茶点分发给游船的人吃。村里的女人小孩还会趁法师祈福的时候在船底下钻上三圈,据说这样就能辟邪得神仙保佑。

三堂共用的那个庙历史悠久,南朝时就有了。而且这庙还有点名气,因为湘南革命的时候这里打过一场伏击战而出名。后来还因为这个指挥官的事情庙又被毁了一次,这些都是真事。

庙叫敖王庙,供奉的是一个叫傲王的天子,具体什么由来张涛就不太清楚了,据说是后汉高祖刘知远,至于是不是真的就没法判断了,这些东西估计要专业的人士才能找出渊源出来的。

庙会是比较典型的汉族民间信仰活动,但是比较奇怪的是这个庙尊奉佛、道、儒和民间吉祥神于一庙。拜佛祭神既遵佛法,又自成礼数,影响之广涉及市全境乃至周围其他市,甚至南方也有影响。

庙会活动中的拜章、香会、唱戏、游船、舞龙、舞狮等又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汉族民间礼仪、工艺、舞蹈、音乐和表演艺术,这些东西集于一起,好象后来还因为这些成为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对于以前的张涛来说属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却动了念头了。他们这个庙会不应该是一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够了,它还能走的更远的,这样的话给他们这周围的几个大队肯定能带来不少好处的。

可惜的是他妈现在不过是大队支书而已,想和其他两个大队统一的话难度有点大,看来这件事情要再缓缓了。

等张家湾的水稻田整好以后,他们这里的公路也全部修好了。从市里到镇上的公路因为一路都是荒地,也不用征地补偿什么的。四车道的公路直接用推土机推平,再铺上石子压上一边铺上水泥就好了,速度快的很。

而黄浦村这边全村出动在原来的路上修一下,花的时间也不长,他们这边不需要修什么四车道,两车道已经是破天荒了。按照队上原来的意见,他们只要修一条比单车道稍稍宽点就好了,两车道这还是张涛妈一力主张的。

他们黄浦村的发展潜力这么大,只要有机会完全就能冲起来的,到时家家户户有拖拉机小车什么的,单车道怎么够?连两车碰面还得等宽敞的地方才能错开,这得多耽误时间的?

两车道还少了呢,按照张涛的规划是准备四车道的。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这里两车道怎么够?只是他不能把所有的计划都说了出来,自然也就无法说服他妈张翠花了,四车道直接变成了两车道了。

对此张涛什么话都没得说了,难道去把大队的干部叫到一起骂他们鼠目寸光?这显然不行的。算了,还是安心的上自己的学赶紧长大吧,自己终究还是个小孩啊。然而这天他到学校后,班主任宣布了一个消息又把他雷到了。

上面派来的一个剧组要来他们这里拍摄革命队伍当年上镜岗的电影电视剧什么的,需要他们尖子班的两个班的学生配合唱一些他们这边当年的革命红歌作为电影里面的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