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5页)
某人,“为什么?”
“皇叔正是因为这个甄英考核,才被先皇收为养子的。”
每年的十月初九,是朝廷的甄英考核正式开始的时候。
一入秋,天下的才子能人便如浮云汇集、流水入海般,来到央月。自从十年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乞儿在考核中脱颖而出,不但被先皇收为养子重用最后更封王加爵传为佳话后,甄英考核,对于任何一个自认为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来说,都是无可比拟的诱惑。
毕竟,有如此不拘一格,求贤若渴的贤明朝廷存在,如果无法平步青云,恐怕也只能承认,自己的才能连一个小乞儿都不如。
央月的大小客栈都在一时间爆满。在历届考核中,参加文科和参加武科的人数向来旗鼓相当,平分了总人数的九成。文、武科分初试、场试、殿试三试。初试以后,各有五百人有幸能够通过云岭和央月之间的那道云月关,进入云岭前岭的皇家领域。
文生和武生分居在前岭的文华阁和武泰殿,在随后的十四天里,前者必须接受连续七次笔试;而后者则是分组比试较量。这无疑是一个残酷的过程,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因精神崩溃被遣送出宫。
十一、甄英考核(4)
最终将由文武各七名佼佼者进入殿试,在大昊国君及朝廷众臣面前,争夺最后的“文魁”、“武斗”称号。
十月初九的清晨,有雾。
晨光熹微的时候,莲生赶到考核报名的现场,发现早已排起了两条长龙。眼前搭起一个大棚,分坐着三位书记官,其中两位的案前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莲生纳罕地看着另外一位正百无聊赖地玩着笔杆,才忽然想到:“这就是传说中的‘异科’登记处吧。”
所谓“异科”,是针对除了文武考生以外,剩下的那一成应试者所设的。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天赋奇禀的能人异士,多半身怀某些常人无法企及的才能。只不过此考试的内容从未对外公开,人们也从不知道那些考生去了哪里。
只不过近年来,坊间一直流传着奇怪的传说,朝廷除了正规军,还蓄养着一支不为人知的强大武力,是为“暗军”。效力于此神秘的暗军之人,全都拥有异能。有心人不难联想到朝廷开设此科的初衷。
跟文魁武斗荣衣加身、耀冕冠首的盛况相比,异科的情况无疑要冷清死寂得多。它既不能让你一夕春风得意名动天下,也不能让你就此平步青云、身居庙堂高处。可是,对于那些因为某些有别于常人之处而为世所不容、永远只能生存在光明盛世阴影之下的人们来说,一个容身之处、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无疑就是他们全部的渴望。
“姓名。籍贯。所报科目。”
手中仍在奋笔疾书的书记官头也不抬。
一个稚气清亮如丝缎的声音响起:“草民韩澹,京都央月人士。科目……就报文武兼科吧。”
闻言,书记官终于纳罕地抬起头,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年:一袭月白长衫隐隐透出寒梅折枝暗纹,右耳点一血晶耳坠,眉眼隽秀,笑意清亮,透出不符合年龄的翩翩风度。
“这文武兼科,可不是轻易能报的。你才多大?量力而行啊。”文科也就罢了,就凭眼前的小公子一副弱不经风的模样,也能参加武科比试?若不是那双斜飞入鬓的英眉,他几乎会误认他是一个小姑娘。
“回大人,草民已满十四。此次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来参报恩科,还望大人准许。”莲生谎报了年龄。
书记官又狐疑地打量了他几眼,露出了几丝惋惜的表情,这年头有人急着去送死,他还能不成全么:“既然如此,请小公子到那边签署武科的生死状。这是你的名牒,上面有你的参考编号,切莫遗失了。”
莲生谢过书记官,正转身欲走,忽听见身后一熟悉的清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