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1/5页)

“你好!”

王观微笑问候起来。陆崇明也是友好的回应。

就在这时,店老板在茶室走了出来,身材有些消瘦,一脸灿烂的笑容:“陆老师,你朋友来了,快请进来喝茶。”

“好。”陆崇明点头,轻笑介绍道:“这位是孙老板,交游广阔,神通广大,经常淘到好宝贝,是我们太仓首屈一指的大藏家。”

“陆老师过奖了。”孙老板笑眯眯道:“都是朋友关照,朋友关照。再说了,与陆老师取得的成就相比,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哪里哪里……”

客套之中,大家走进了雅致的茶室,然后又是一番推让,才相对坐了下来。然后就是孙老板斟茶待客。茶自然是好茶,产自太湖的碧螺春,听说是雨前茶,芽尖嫩翠,卷曲如螺,味道十分清新透彻,非常的爽口。

不过,在品茶的时候,王观的注意力并不在茶上,而是在打量案几中间搁着的一个造型奇巧的杯子。只见杯子玉料呈湖绿色,局部有褐色沁。整个杯子形状,就好像是一个桃子对半剖开,再用其中一半琢制成形。

杯内掏空了,可以用来盛装酒水,其中一侧以镂雕和阴纹,修饰成为桃子的枝叶纹理,并且自然形成杯柄。总体来说,这是一个镂雕桃式玉杯,而在古代,桃子有长寿之意。一般给老人祝寿,都要弄几个寿桃应景。所以说,使用这个桃式杯子,也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东西挺不错的。”

此时,俞飞白打量片刻,就笑问道:“听说是明代玉雕高手贺四的作品?”

“呵呵,上面是有这个款儿。”孙老板笑着说道:“至于是仿品,还是真品,还需要陆老师帮忙鉴别。”

“款儿在哪?”

王观也有些好奇,经得孙老板同意之后,小心翼翼的捧起桃式玉杯观赏起来。

“就在这里!”

适时,陆崇明指着玉杯的柄端下方,示意道:“微刻了一个贺字。”(未完待续)

第464章 精卫填海玉山子

“嗯,看见了。?”

王观眼睛微眯,果然在玉杯柄端末尾位置,发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刻款。

感觉王观可能不太懂,孙老板解释起来:“这种桃式形制的玉杯,在明代非常的流行,而且这种琢玉的手法,是我们苏州工的技巧,加上这个贺字款,所以才怀疑是贺四的作品。”

“贺四我自然知道。”王观微笑道:“明代苏州人士,以三层透雕法闻名于世。不过他的这门技术,可没在这个杯子上体现出来。”

“哎呀,不愧是陆老师朋友,也是个行家。”

孙老板有些惊讶,然后笑着说道:“你说的也对,杯子就是一层镂空透雕而已,确实没有表现贺四大师的绝活。不过你也应该明白,琢玉这种事情,是因料而施工。这块玉料本身不适合多层透雕,那么也不能强求对?”

“再说了,顾客指定把玉料雕成桃杯,贺四也不可能硬来。”

孙老板笑眯眯道:“比如说玉雕界的祖师爷陆子冈大师,尽管是以子冈牌而流芳百世,但是却极少人知道他雕的玉水仙簪,玲珑奇巧,花托下基枝,细如发丝而不断。所以说每个雕玉名手,不可能只雕刻单一的东西……”

“老板,你偷换概念了,我们现在谈的是雕刻技术,不是雕刻物件的种类。”俞飞白耸肩道:“无论是玉杯、玉盒、玉簪、玉山子,只要是玉器,那么琢玉的技术都可以施展出来。三层透雕法是贺四的成名绝技,只要是他琢制的玉器,肯定会上留下一些痕迹的。”

“话是这样说,不过……”孙老板自然要辩解下去。

“东西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然而,就在这时,陆崇明微笑道:“是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