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4/4页)
飞燕倚新妆。”这首诗被贵妃怀疑是李白有意讥讽她是不守妇道*的赵飞燕,因而使她恨之入骨,这也是他仕途不通,穷困潦倒客死他乡的重要原因,后来番国使臣送国书给大唐,举朝上下没有一个能看得懂,皇帝龙颜震怒,说养你们这些废物有何用,关健时刻没有一个人能为国解难,为朕分忧,堂堂大唐帝国万帮来朝,万国景仰,如今却要被一撮尔小国耻笑了去,举朝上下,竟没有一人识得番文,岂有此理,正在此时有一人趋步上前,奏说,启奏陛下,臣保举一人足可担当此任,此人姓李名白,号清莲,博学多才,且精通诗文,于是皇帝准奏,虽然皇帝心下狐疑,但也没奈何,没有其它的盼头,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派人去找到李白,谁知这李白一向*不羁,恃才傲物,目下无尘,并早有耳闻贵妃之兄杨国忠恃宠骄横,操持国柄,为所欲为,高力士为虎作帐,横行不法,扰乱朝纲,因此装着醉酒的样子,向皇上提出要求,存心要侮辱他二人,要国忠给他磨墨,高力士给他脱靴,皇上因为急于度过眼前这个难关,答应了他的要求,无奈国忠和高力士只好照着办,这样一来,李白与国忠结怨更深,同时也成了高力士的死敌,得罪了此二人,李白不但不能在朝中混了,而且由于他两人的中伤,差点死于非命,以后也屡陷困境,后来客死他乡,虽说可惜了一代英才,但也算是咎由自取,不该如此恃才傲物,更不该无辜得罪朝中红人,但其确是天下少有的奇才,其人品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幼薇乘着酒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品评历史人物,叙说酒中真趣,其博识广闻,令旁人深为叹服,她说了这许多话,目的是想活跃席上的气氛,古人说得好,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酒之真趣不言而喻,提出每人作诗一首,以助酒兴,从自己开始,从右手旁轮次传过,答不出来的主动罚酒三杯,她自作诗一首:
金樽邀友倾,玉液莫辞频,离别消愁绪,悲欢散恨心,
三杯通大道,一斗慰平生,绮曲迎香唱,笙歌挽柳行,
诗情融画景,春意集兰庭,花色迷新蝶,彤云送紫莺,
飞觞同席笑,罢曲各飘零,且看中天月,谁俦几夜明?
第39章 感衷情开门迎宾,叹多才煮酒论文2
良辰美景,幼薇却是感慨颇深,当着这么多友人的面,难抑心中的幽情,诗里即感怀之作,虽然是良辰美景,觥壶交错,佳人才子欢会,风光无限,但幼薇想起曾经历过许多悲欢离合的场面,也有抑不住的忧郁,因而诗里多悲调,那紫衣公子张放自打一进门就对幼薇大献殷勤而幼薇视若无睹,相反对身边的随从陈韪却是亲眼相待,这让他很失望和气恼,因此借机说幼薇的诗虽好,但不合景,令人扫兴,必须罚酒三杯,以示薄惩,陈韪起身为幼薇辨解,说幼薇的诗确实是难得的好诗,勃然真性情,尽得酒中三味,对人生多所感慨,既为咏叹之作,自然就多有感触,或忧郁或快乐,或欢欣或怅惘,或幸福或凄凉都是千古传唱不绝的题材,唯有感情细腻才思敏捷的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这首感人的诗来,感之于心,出之于口,心有所思,情有所指,自然真性情,该当表扬才是,岂能责罚,不然则有吹毛求疵之嫌,幼薇见陈韪这样护着她内心很是感动,仔细一想虽然紫衣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