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3/4页)

对香港的冷静旁观,有对香港的全新认识,也有对这里的反思和建议,当然,也包括自己经历的那段特别日子。解说:2003年4月29日,朱思雄知道还有一个星期妻子就要生产了,在香港的他焦急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避开五一假期,全家做出了让妻子在30号进手术室做剖腹产手术的决定。采访 朱思雄妻子 傅丽妲是突然决定要生的,就觉得很紧张,那天晚上相当紧张,就是有些害怕吧。 解说:知道妻子要生产了,就要做爸爸的朱思雄马上订了机票,他希望能和妻子一起面对这样的人生时刻。采访:人民日报社记者 朱思雄在我的眼里因为她小,她比我小8岁,这样的事情对她来说,对我们俩来说人生可能也就这么一次,所以从内心来说如果是我们能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至少精神上可能会更好一点。解说:那天是朱思雄要出下期杂志校样的时候,一个上午一边忙着对稿件作最后的校对,一边不停地接着来自内地的电话:妻子的、岳父的。岳父在电话里劝他不要回去,他却一直在坚持。最后,双方僵持不下。朱思雄提议让大家再放下电话想想,过一会儿再打过去。采访 朱思雄妻子 傅丽妲而且这个不让他回来也是我们大家一起做的这个决定,不是单纯的他不想回来,因为他很想回来只是他不能回来而已。采访:人民日报社记者 朱思雄孩子出生的时候我没在,对我来说是一笔情债、终身的遗憾。中午确定说,应该说呢,起决定作用的是她爸爸,她爸爸说了一句话,还是别回来了,怕万一有什么事不好。解说:那天下午,朱思雄在办公室里,强迫自己专注地完成了下期《紫荆》月刊的一篇评论,抽了大量的烟,然后因为一件小事情和同事吵了一架,最后离开了办公室。采访:人民日报社记者 朱思雄我说我确实应该回来,但是这种东西有时候不是完全你个人能够决定的,因为它里面有很多的因素、也有很多风险。这些东西不是说我怕,我不怕这些东西,但是孩子或者是孩子他妈如果是有点什么闪失,这个就很不好。解说:2003年4月29日下午,香港亚洲电视台新闻主播李彤在曼谷的泰国外交部焦急地等待着。作为亚视派往会议现场的唯一一名出镜记者,李彤的任务是要采访到当时参加会议的中国方面的代表。解说: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型肺炎特别会议,4月29日下午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关于各国协商如何应对“非典”在亚洲的流行。解说:让李彤和她的同事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去参加会议的并不是之前盛传的卫生部部长,而是新一届的国务院总理*。采访:视新闻部助理采访主任 李彤243当时是挺意外的,我们去的是总理*;亲自去的,我们都在说,没想到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第一次跟新一届的领导人接触,也就是面对面的第一次采访。那次我记得,因为新一届的领导人上来嘛,大家都不太知道采访的模式是不是跟以前一样。我记得那时候在想是不是可以站在大堂等他啊,是不是可以去堵他啊,是不是可以去提问啊。方 解说:当时会议的情况对于中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不是特别有利,因为当时东南亚地区也有感染的个案,而且有些个案也确实是在内地旅游之后才被感染的。李彤了解总理的压力,但作为记者,问题总是要问的。那天下午,在会议厅门口徘徊了很久的李彤不太确定到底用什么方法向*提问。采访:亚视新闻部助理采访主任 李彤反正感觉当时还是应该问的,因为国际挺关注的。我就说这次来怎么样可以重建中国的形象?反正印象挺深的,他说我们来了,就代表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这句话我觉得印象挺深的。后来接着那两天,大家觉得原来是可以这样提问的,然后就是见到他的时候就堵他,就抢着这样过去采访他,讲几句啊,这样子。 解说:那是让李彤直到今天还比较难忘的一段采访经历,不光是因为那是她第一次接触新一届的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