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3/4页)
一时冲动就答应秦王世子的。”
燕宏扬见他想进军营,并非是冲支之下的决定,点了点头,道:“你和祖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孙儿是家中的长子长孙,祖父您年事已高,孙儿需得负起养大弟弟妹妹们的责任。若孙儿走科举之路,何时能登可榜尝味可知,即便孙儿能得高中入仕,文官之路,想登上高位,又岂是一朝一夕之事?”
“如今虽然天下一统,可大齐立国不过十数年,边关不稳,战事不断,孙儿熟读兵书,又有一身好武艺,如今有机缘结识大齐最有名的少年奖军,得他赏识,孙儿进了军营,何愁不能建功立业?倒比走科举之路要宽敞的多。孙儿思量至此,方才答应世子爷的招揽。还请祖父相信孙儿,定会保全自己,不负这十多年所学。”
燕宏峰听了,黑了半响,方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既是你想的这样清楚,祖父也不拦你。文也罢,武也罢,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咱们燕氏虽以耕读传家,走的是文人的路子,可谁又能说,咱们燕氏走不个以武而名天下的儿郎出来?川儿你有此志气,祖父当支持你才是。只你记着一点,祖父还需你这个长孙奉养,你的弟弟妹妹们年幼,还需要你这个长兄扶持,你万要珍惜你自己的性命,要记得,命在,一切才在。”
不只云川听了这席话,十分意外,就连云朝也没有想到祖父会这么容易就答应大哥去军中的事情。
兄妹两个不禁对视了一眼。
云川大喜,跪下就给燕宏扬磕了三个响头:“祖父,您放心,你的话孙儿定铭记于心。是孙儿不孝,不能在您面前尽孝了。”
燕宏扬叹道:“自古忠孝难两全,祖父不怪你,祖父在家里等着我川儿建功立业的那一天。至于家里,你也不用担心,祖父还能活些年,你弟弟妹妹有祖父看着呢。他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况还有你几位叔父照应着,总过得去。”
云川听着,便红了眼。
 ;。。。 ; ;
第50章 节 相见
才回古庄时,尽管七叔祖和几位从叔父每天过来看望祖父,但祖父多以静养为由拒不相见。
他能明白祖父的心。
经历过对族人的失望,若不是因为他们几兄妹尚且年幼,而祖父年事已高,且还病着,怕自己不定哪天就去了,总得叶落归根,否则,祖父定是不想再回到村里的。
虽然回了村,可那一段日子,祖父以养病为由,谁也不见。除了族里分给每家的供济,其它的东西也一样不许他们收下。包括七叔祖家和五叔家。他知道,祖父并不是迁怒七叔祖并五叔两房至亲,只是灰心。
祖父这一辈子,为了燕氏子弟,尽心尽力,可最后,连自己的儿子也为了族人丧了命,而族中回报的,却是逼的他一家远走。虽然当初是燕展皓的妻子崔氏起的头,可当时听见崔氏那些句句逼人至死的话的,却也不少,但凡有个人能为他们一家说句公道话,他也不会冒着一家人都死在战乱里的危险,带着年幼的弟弟妹妹,年迈又病着的祖父,还有身体赢弱的母亲,放弃族人的庇护,自己逃命去。
可刚才,祖父却说,家里还有叔父们的照顾。
如果他还在家里,祖父又何必指着从叔们的照顾?为了他,祖父低头至此,让他如何不心酸?
可如果他不去军中,留在家中读书,走科举之路,他们兄妹岂不是一直需要仰仗他人的鼻息过日子?争军功,对他而言,无疑是一条徢径。
云川抿了抿嘴,道:“孙儿会去拜托七叔祖还有五叔九叔,多照看着家里。开儿和洛儿也长大了,朝儿和畅儿也懂事,家里凡事还有他们呢,您只管养好身子就行。孙儿还指着以后好好孝顺您呢。孙儿这几天就在家里,把春耕的地给翻了,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