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5页)

如今,《全球通史》这本书已经完成了大半,只剩下了最后的润色,以及一些不确定地方的求证。这就不能靠在这里回忆能够完成的,想要完成这本大部头著作,周南需要的是前往欧洲各国的图书馆,求证事实。

这是因为,周南不是靠抄袭完成的这本书,除了借鉴这本书的原著,周南对书里面的情节进行了重新编排,并且对原著里面明显的谬论做了修改。

而这本书的下半部分,也就是近代历史这一块,周南的更改就更大了。他几乎只是保留了原本的框架和菁华,并且把《大国崛起》的内容融合了进去。

这一点也不突兀,因为大国崛起这本书的内容,原本就是根据全球通史的编排方式来描述各国的现代发展史。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两者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

《大国崛起》就像是《全球通史》后面一部分的修订本,如果作为两本书,难免有炒剩饭的嫌疑。所以周南干脆把这两本书合二为一,用自己的理解完善了书的内容和结构,变成了属于自己的书。

第二章 筹谋

把两本书合二为一,不仅仅是考验周南的文字提炼能力,更是考验他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就是宏观思维能力。因为要把其中的内容去芜存菁,自己没有一点水平,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越是研究的深刻,周南也越是感觉到个人能力的不足。他已经是属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但是写出来的很多东西,却依旧不能满意。

当然,相比较原著来说,周南的这本书已经相对比较完美了。原书里面关于历史部分,特别是中国历史方面,简直是到处都是错误,以至于许多读者会认为作者完全是信口开河,一点也不尊重事实。

现在,这些谬论已经修改了,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知识从何而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当初为了写这本书,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一点一点抛出自己的论见,又一点点地完善,在全世界各大图书馆查了无数的资料,才得到书里面的数据依据和历史依据。

这可不是小说,可以靠一支笔就能幻想出来,书里面的每一个论点,都是需要现实依据来证实的。所以,哪怕这本书周南现在写出来了,也不能发布,因为这些海量的知识依据,都需要一点点地找出来。

可以这么说,想发布这本书,他需要查阅数百倍的资料,做数十倍的笔记,别人才可能认可,这些东西是他写出来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国崛起纪录片里面,对许多国家的经济统计数据,都是无数人经过研究得出来,很多东西根本上是媒体无从知道的。

这样的时候,你直接在万里之外靠“想象”,就把人家的底细摸的一清二楚,这可能吗?

这就好比一个普通人,突然之间告诉别人,比尔盖茨有一百个账户,一共有五十三亿的现金存款,老马哥在海外十家银行有秘密账户,隐匿了十亿美元的资产一样可笑。

没有证据,你如何证明你的话是对的?如果你确实能拿出比尔盖茨和老马哥办理的每个账号,每个账号多少钱,那个时候,别人才会相信你。

除了经济数据,还有历史大事的日期,每个历史转折点的参与人物的参与度,这些都要靠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找出来。老斯的书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错误,周南已经按照另一世的记忆,做了修改。

靠想象可以写一本小说,但是靠想象,绝对不可能写一部世界人文历史研究的巨著。这里面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要有历史依据,而这些历史依据,需要到世界各国的图书馆里去查阅。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周南从来不敢把完整的文稿给别人看,即使是他的战友们,最多也只是看到只言片语的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