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部分 (第4/4页)

的眼光已经早已不再局限于中国大陆这一块地方了,许多官员在前期宣传和教育的引导之下,目光开始越来越多的投向了更为辽阔的世界各地,开始更多的关注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

再加上接连的军事胜利,使得大中朝的疆土不断的扩张,阶级矛盾也通过这样的扩张,得到了一定的宣泄,使得国内局势越来越平稳了下来,虽然因为中国特有的民族原因,在西南边陲和西北一带,小规模的冲突还在不断的发生,但是这对于军方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军队最怕的就是长时间的和平,如果是太长时间的和平的话,对于军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所以肖天健刻意的在处理这方面的事务的时候,并没有对一些不遵从大中朝廷政令的部族采取赶尽杀绝的办法。

相反他更多的是采取一些相对柔和的手段,但是同时又在军事上采取压制的手段,使得这种小规模的冲突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然后令军方不断的轮换兵马,一是来保持诸军的练兵,二是可以从这些小规模的冲突之中检验新的战法。

随着大中朝刻意对工业发展的引导,大中朝十几年间机械和冶金业还有各种轻工业的发展,到了天元十几年的时候,经过这段时间长期的积累之后,大中朝的工业发展开始爆发出了极大的能量。

到了大中朝天元十三年的时候,大中朝总体的铁产量已经早已突破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朝代的铁产量,甚至于比起历史上的巅峰时代的铁产量,还要翻了很多倍。

除了生熟铁产量飙升之外,在肖天健的引领之下,一座座在旧时空看来十分简陋甚至于原始的炼钢转炉开始逐步的投产,虽然肖天健不是学冶炼出身的,但是好歹他多少也了解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许多科技的发展,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有肖天健这个超时代的作弊器存在,很多事情其实他只需要提出一个大致的思路,然后便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摸索,只要保持着对其资金的投入,让其不断进行试验,炼钢炉的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而且这种摸索的过程也不能少,必须要让这方面的人员,从最基础进行摸索,然后不断的加以改进,对于原理不能单单只做到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是要彻底的了解为什么,故此虽然炼钢炉很原始,但是对于今后一旦掌握了炼钢的原理之后,改进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随着一座座炼钢转炉的投产,大中朝的工业发展也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除了军工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各种机械产品也质量越来越好。

大中朝的兵器制造水平在这些前提的保证之下,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了天元十三年的时候,大中朝第一杆燧发式前装线膛步枪终于被研制了出来。

而且肖天健在化学工业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暂时无法生产出火帽的情况下,先设计生产出了第一代的米涅步枪,使用米涅弹来取代了旧式的圆形子弹。

这种米涅枪一经被试制出来,便立即引起了军方的震动,在试枪手为军中诸将们展示了这种新式线膛步枪之后,这些军官们立即便震惊了。

他们纷纷亲自试射了这种新式的米涅步枪,立即都开始纷纷呈文,要求为军方换装这种新式燧发线膛枪。

于是在此之后,肖天健亲自将这种新式的线膛步枪定名为了大中十三式步枪,并且下旨开始大批量投入生产,第一批生产型米涅步枪按照肖天健的意思,最先换装到了海军之中,随后便开始从外向内,对大中军陆师进行逐步的换装。

考虑到这种新式步枪的杀伤距离和精度问题,肖天健下旨一方面封锁这种新式步枪的生产工艺扩散,一方面严令民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