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住,一个清朗的女声道:“劳驾,给这马准备些吃食。”
门口接待客人的小二当先走进来,点头哈腰地做出请进的姿态。这小二在店中迎来送往太多年,早已练就一双嫌贫爱富的势利眼,这般做派,想来又见了什么阔绰的人物。
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人们仍旧注视着台上的说书人,显然故事的发展更加具有吸引力。
首先进来的是一个女子,身着翠色轻纱长裙,长身玉立,衬着她面上和煦的笑意,令人如沐春风。她所佩戴的发簪,翠绿剔透,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蝴蝶轻舞姿态,双耳挂着银镶坠儿,瞧来确是一个雍容华贵的富家女子。
紧随在她身后的是一个年岁较小些的姑娘,披麻戴孝,模样虽有几分妖娆,却没有半分搔首弄姿的神态,反倒板着脸一本正经。唯有瞥见身前的女子,方才露出一丝温柔与亲昵。
这二人正是一路奔波的洪绡与相思。这是离了乌城的第四日,二人已经走得有些远了,到傍晚的时候恰巧路过这一座小城,因而特来歇歇脚。
洪绡一进门就给说书人吸引了目光,那说书人是个四五十岁的干瘦小老头,在粗陋的木台上说得唾沫横飞。一把扇子在手里开了又合,时而扮作翩翩公子轻摇折扇,时而又化作粗野匪徒挺“刀”胡刺。
她叫住小二,吩咐了两间上房,索性搬了一根条凳,拉着相思一同坐下观看。
这乡野小城酒馆,平素里往来的大都是行脚的商人,还有些游手好闲的地痞泼皮,再要不便是四处流浪的江湖人士,往常哪容易见到这般姿色气度皆为上佳的女子。小老儿看得心中亦是一阵火热,表演起来自然越发卖力。
这故事说的是进京赶考的书生,途中遇见山贼打劫,走投无路之下竟遇见了名满天下的大侠,大侠为民除害,替公子取回被抢的行装,二人得以结拜为异姓兄弟。
小老儿描绘起打斗的情形时,手舞足蹈,好似当真身处其中,一会儿是侠客长剑挥舞,一会儿是山贼手脚并用,说到山贼被侠客打得屁滚尿流时,他干脆一下坐在地上,以手扶地,拖动着身子滑行。口中慌乱唤道:“我滚,我滚,求大侠饶命啊。”
他的神情十分逼真,好似当真化作了被大侠的威能吓破胆子的小山贼。那模样甚是滑稽,逗得下头的看客一阵又一阵发笑。
故事在小老儿一人分饰两角,烧香结拜的表演中结束了。一个清秀的男童举着竹篮,逐一向看客们要打赏。许多人起身便走,堂中仅余下稀稀落落几个人。
男童双手将竹篮举到洪绡跟前时,里头还只是零零碎碎几文铜板。洪绡自怀中取出一块指节大小的碎银,问小童道:“你叫什么名字?那个说书的先生是你的什么人?”
男童内向怕羞,整张脸埋在竹篮上头,偷偷透过竹篮的缝隙去瞧洪绡的神情,怯生生道:“我叫狗娃,说书的是我爷爷。”
乡间的孩子,为了好养,往往取一些不大好听的“贱名”做称呼,洪绡也不过是随口问来,既然这孩子答了,自然要兑换承诺,洪绡抓住他的手掌,将碎银放了进去,笑道:“你爷爷说得可真精彩,往后也要像他一样厉害哪。”
孩子满面自豪地道:“那是自然,往后我要变成比爷爷更厉害的说书人。”他一面说,一面却不住地偷瞄着手心的碎银。
洪绡把着他的手掌,将银子裹在孩子小小的手心里,宛如握拳一般,笑道:“一定会的,以后我给你捧场。”
孩子仔细的收过银子,不敢放在篮子里,用衣角小心翼翼地擦拭了一下,收进怀中。左右环顾,见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处,又踮起脚尖,低声在洪绡耳旁道:“姐姐,千万不要在房里吃饭,他们会在你的饭菜里放上蒙汗药,偷你的钱财。”
洪绡也低下头,小声的反问道:“你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