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2/5页)

全部归他所有的,该分的还得分出去。

首先,手下人必须分钱,不然谁给你守矿;

然后,兵部肯定得分钱,要不是兵部调他们过来,他们哪里赚得到这钱;

最后,上面的都司和卫所也必须分钱,要不是他们罩着,那里有这等好事落自己头上。

总之,这钱他肯定拿不到大头,这点他早就清楚了,原本他想着能喝到点汤就不错了,却不曾想,自己竟然能得一成的利润,那可是一天上百两!

一天一百两,十天就是一千两,一百天就是一万两,一年就是三万多两,算着算着,骆宗山都把自己给吓到了,天啊,一年三万多两,他差点没吓晕过去!

这的确有点夸张了,一个千户一年就能赚几万两银子,还有上面的卫所指挥使,他们手下可有五个千户,都指挥使更加不得了,他们手下都有二十五个千户,按道理,指挥使和都指挥使应该会赚的更多,因为西伯利亚的矿产多啊,到最后,至少有一半的千户所会在自己的辖区内发现矿藏,指挥使和都指挥使想不发财都难。

这样算下来,不出十年,西伯各都司的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甚至是下面的军户都会富的流油,这样,是不是对其他人不公平呢?

朱慈炅早就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但他还是要这样做。

首先,不能什么钱都往自己手里搂,搂再多钱,他也花不了多少,必须下面部分子民富起来,消费力才能提上去,大明的经济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然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正规军团的将士的绝大部分是从屯卫里面选拔出来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军户家里都有亲人在正规军团服役,这疆土都是他们打下来的,理应让他们分享开疆扩土的红利。

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开发新占领疆域

西伯第五都司都指挥使乔烈,原本是辽东镇宁远中左卫下面的一个百户,天启四年开始他便随孙承宗镇守辽东,而后又参加了宁远保卫战、辽东反击战、关宁城血战、漠南大会战、南亚大会战等一系列战斗,累积军功从总旗到千总再到把总,最后升至定辽军游击将军,也就是新军衔体系里的少将师长。

他为大明征战将近二十载,可以算的上是战功赫赫,劳苦功高,原本是有希望提升为参将的,但是他在历次大战中多次负伤,身体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年纪一上来,精力也不够充沛了,已经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军旅生活,所以,他从年前开始便向秦拱明请辞,请求告老还乡。

秦拱明一开始是不怎么同意的,因为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实在是很难得,再说他也没找到什么合适的地方职位让人家去担任,让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就这么黯然隐退了,他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正好这次屯卫大迁移同时也是屯卫结构大调整多出很多都指挥使的空缺,定辽军又正好押送俘虏赶回京城,秦拱明便厚着脸皮去求了一次皇上,求皇上给乔烈一个都指挥使的位子。

自己的大舅哥好不容易求自己一回,还是为了一个战功赫赫的宿将,朱慈炅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这都指挥使可是个不低的职位,从品阶上来说已经是正二品的武将了,虽说屯卫的官职不如文官权力大,更没有正规军团那么实在,但好歹是个正二品,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一般来说,正规军团的参将退役升任都指挥使还是比较容易的,游击将军的话就很难了,地方都司什么同知、佥事想升更难,这多出来的四十余个都指挥使的位置也是经过了好一阵推选和抢夺才最终定下来。

不过,定下来之后,朱慈炅并没有让他们马上去赴任,他对这次西伯利亚大开发可是寄予了厚望,那么多丰富的资源能不能合理的利用起来,为大明创造效益,可就靠这些都指挥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