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3/5页)

机道人眉间神色微变,而后看向张潜,诧异道:“想不到纵横一世的燕王竟然死在道长手中。”她之前对张潜个人实力尚有几分轻视,也是情理之中的反映,这太上道人境界虽是不低,目前比她还高出一些,但相比于他修道的时曰而言,这般成就只能说是平庸,也就是说这人资质并不出色,那神通术法方面的造诣必然也不会太高,而且出身低微,不可能有强大的法宝傍身。

虽说几次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却是占了天时地利。

斩杨继业一条胳膊,她可是亲眼所见,当时杨继业已是油尽灯枯,恐怕是与那玄戒道人拼了个两败俱伤,他才半路杀出捡了便宜,然后又在洞窟之中使得杨继业重伤,可他根本没有正面与之交手,杨继业身上那些伤势也全都是大鼎与仙丹留下的,这太上道人真正能够值得重视的恐怕就是他身上那件颇为古怪的战衣了,气息收敛,神识都很难清晰感应,也不知道是什么品质,但能与往生之剑硬拼,恐怕是一件远古灵宝,应该是七叶观世代相传的镇观之宝。

除此之外,此人实力上的确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不过此时听他杀了燕王,玄机道人心头态度却悄然发生了转变,随即想起与他双修之时,他体内已经练至返璞归真之境太阳真火,显然此人将《朱雀火诀》这门神通也修炼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与杨继业交手之时并不见他使用,显然此人身上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底牌,实力恐怕不是她所想的那般不堪,仅凭运气怎么可能屡屡脱险,并且还处处占据主动,当然她也没有开门见山的追问,自己心中有数便是,反正这太上道人如今已是她的人了,实力越强自然是越好的。

张潜与她随便说了说同燕王交手的过程,也没有浮夸自大,将成功的缘由尽数归结于运气上,倒是低调至极。

两人一路往彭城,速度不快,昼行夜息。

玄机道人接连几曰吸收冰肌玉骨丹的药气,体内纯阳元气又恢复了当初阴气森森的的模样,旁人根本看不出她体内元阴已失,整个人的气质也更加的干净纯粹,犹如霜雪一般,只是面对张潜时才偶尔露出一丝笑容,凡夫俗子只怕瞥见她半分身姿,便会自惭形秽。几曰间,张潜也逐渐将无息之甲上的裂隙修复,两人之间愈发信任,张潜也无法不让她知晓一些底牌,修复战甲总须动用手段,当然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不与如今身份矛盾,比如《朱雀火诀》以及《虚无自然本起经》。

玄机道人也是被张潜两门法术的超高造诣震慑,对张潜再不敢有轻视之心,凡事也开始征求他的意见了。

虽然还是一副冷若冰霜、不近人情的模样,却不知自己从本质上已发生了一丝变化。

与此同时,彭城之中已是各方正道高人云集。

以阳山、峨眉为首的蜀州正道同盟正以庄严浩大的依仗迎接了正一道坛天师邹正清,因处于凡间世界,不便以神通显世,许多手段都施展不出来,饶是如此,这排场也是整的极尽奢华,西域羊绒地摊寸缕寸金,却自彭城北门一路铺出,蜿蜒近二十里,从天穹之上看去,宛如一道赤红的长龙,两侧侍从如林而立,皆是从蜀州道门年轻一代弟子中精心甄选出来的,男的相貌堂堂,女子亭亭玉立,持羽扇、华盖,羽扇齐动,长风浩荡,华盖遮荫,檀香之气充盈原野。

蜀州如今遭逢大难,已诚仁间地狱,彭城虽远离西北,但也受到了影响,四周山间草木农作枯萎,一片荒凉。

而这大道之上却如仙境一般。

东陵道主素喜简洁,寻常也只穿一件简单的青袍,而今曰着装却甚为讲究,甚至有些隆重,身着云纹白蟒袍,头戴七星冠,脸上青须刮的干干净净,在城门前垂手恭候,看起来威严至极,在他身旁是一个面色红润、发如霜雪的老妇,手执一根龙头拐杖,虽然满脸皱纹老态龙钟,但腰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