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5页)
算等,共计二万七千八百多人。这只船队的船员人数和亨利初出海时的十几条船数百人的队伍相比,简直是太庞大了。
再比较一下郑和和亨利所携带的装备便可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此次航海的动机。
在亨利的船上,除了必需的食品和水外,剩下的几乎就是用于作战的枪炮了。而郑和的船队却装满了粮食、淡水、盐、茶、酒等日用品,除此之外,还装有用于贸易瓷器、丝绸、织锦、铜钱等物品。
史书上对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过均有详细记述。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明王朝航海活动的真正动机。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船队最后来到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古里是西洋诸国中较大的国家,为古印度半岛西岸一大商港,郑和向国王宣读了明成祖所颁的敕书,并赐给他诰命银印,赠给他手下的大臣丰富的礼物……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对锡兰当地的佛寺进行了隆重的布施,包括金一千钱,银五千钱,各色紵丝五十匹,各色绢五十匹,织金紵丝宝幡四对,香油二千五百斤,还有香炉、花瓶、烛台、灯盏、香盒、蜡烛、檀香、金莲花等,种类繁多、数量惊人,都非常罕见……
实际上类似的赏赐和布施一直贯穿于郑和的七次下西洋的活动中,这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因而每次的下西洋活动都耗费了明王朝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鉴于此,公元1424年八月十五日明成祖驾崩,其长子朱高炽登基的当天就下令郑和停止第七次下西洋的活动。
中国的航海因没能商业化、利益化,因而呈现出“人亡政息”的特点,而反观西方,由于利益的驱使,航海活动百年不衰。
公元1426年,在位刚一年多的仁宗朱高炽病死,其长子朱瞻基即位,开始时仍按仁宗的方式对待郑和,继续停止郑和的航海活动。但没过多久,面对“海外各国来朝贡的越来越少,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明朝在海外的影响日益低落”的现实,宣宗朱瞻基又试图让永乐年间万国朝贡的盛况重现,于是决定再次组织下西洋的船队。公元1430年,年近六十的郑和再次率队出航,直到1433年七月船队才返回中国,郑和在返航的途中去世,从此后明王朝再无航海的活动。
纵观郑和下西洋,其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共持续二十九年,足迹踏遍今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客观的讲,此举有利于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扩大明王朝的影响。但是这种建立在“万国朝贡”心态下的航海很难持久。明王朝的航海活动在郑和死后便告停止,这固然有“人亡政息”的原因,但财力难以为继是其主要因素。
再回过头来看葡萄牙。公元1433年,就在郑和去世的同一年,支持亨利航海探险活动的国王若奥一世去世,但亨利的探险活动并没有停止。他不仅将足迹扩大了几倍,而且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公元1460年,亨利病逝,但他开创的航海活动也没有因他的去世而终止。 。 想看书来
第五章:中国和世界的时差(4)
亨利一生虽然只有4次海上航行经历而且都是在熟悉海域的短距离航行,但他仍然无愧于“航海家”的称号。是他在葡萄牙建立了专门的航海学院;是他组织和资助了最初持久而系统的探险;也是他将探险与殖民结合起来,使探险变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事业。在40年的有组织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他们建立起了世界第一流的船队,拥有第一流的造船技术,培养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探险家或航海家,他推动了葡萄牙迈出欧洲的大门,到全世界进行探险。
亨利之后,葡萄牙的航海事业蓬勃发展。公元1486年,迪亚士率领的船队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并继续向东航行了500多海里。公元1497年,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