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2/4页)

会的。”艾琳不知道是为了鼓励洪涛还是说的真话,反正洪涛觉得如果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学会滑水,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啊,如果天天练的话,洪涛觉得自己一周时间就能滑成艾琳那样。

抵达千岛湖后的第一天就在自由活动中度过了,虽然在车上奔波了大半天,但是由于车况比较特殊,再加上千岛湖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很宜人。所以都没感觉到旅途的疲劳,一直耗到10点多才去睡觉,不过洪涛除外,他练滑水板练得有点猛了,两支胳膊刚开始只是感觉到有点酸,可是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又加上一个疼字,酸疼!

既然已经约好了去钓鱼,那就得轻伤不下火线,反正人也多。不愁没人干活,洪涛还是耷拉着两支胳膊跟着大家一起上了胖老板给安排的那条小型游艇。

由于不知道哪位老渔民要带着大家去哪里钓鱼,所以大家把能用上的所有装备都装上了船,包括各种露营设施。在这里那两辆房车已经失去了作用,大部分岸边都没有通公路,就算是全地形越野房车也没法行驶,除非它能飞。

“我带你们去一个鱼窝,保准你们能钓到好鱼。”那位姓李的老渔民站在驾驶舱里,一边指挥着开船的度假村员工。一边和洪涛攀谈。

“那感情好,可是您怎么知道下面是鱼窝?”洪涛挺高兴,顺势给老渔民手里塞上一包云烟,想再问清楚一点。像这种土生土长的当地渔民。打渔打了多半辈子,他们的脑子里装的全是这片水域里的地形图,哪里是鱼道,哪里没有鱼基本上一清二楚。如果能把他们的经验学个几分,对洪涛的钓鱼技术也是一个大帮助。

“嘿嘿嘿。。。这个嘛。。。不好说。。。”李老汉有点支吾,两手摩挲着手中的烟盒。眼睛还不时的瞟一眼开船的那个度假村的员工。

“这里有点闷,咱们去甲板上过过风。”洪涛一看老头的眼神,心里就明白了,这个老渔民有点顾忌这个开船的小伙子,至于为什么,洪涛也能琢磨出个大概齐,像他们这种靠水吃饭的渔民,哪里鱼多哪里鱼少应该算是行业机密,对洪涛说他们没心理负担,因为洪涛是外乡人,不可能去抢他们的饭碗,而那个开船的小伙子估计就是本地人,所以老头不太愿意说。

“老汉我今年虚岁64,小时候住的村子就在这个水库下面,当年我们村子前面就是新安江,我祖上好几辈人都是靠在江里打渔为生。”李老汉来到甲板上,话匣子立刻充满了电,接过洪涛递过来烟点上,立马开讲,而洪涛刚才塞给他的那盒烟,他早就收到了兜里,倒不是他贪图小便宜,而是不舍得抽这么贵的烟,估计要拿回家收起来,逢年过节托人办事的时候再拿出来。

“当年我们村边上有个山洞,里面可大了,有好几里长,不知道连着哪里,洞里还有条河,估计是连着大江,里面经常有鱼群。自从59年一修水库,我们村子就被淹了,原来的村民全都迁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去了,可是老汉我从小就不会种地,于是我就没走,靠政府照顾,在水边上起了2间草房子,继续打渔。”李老汉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洪涛想听的重点。不过洪涛没有出言催促,像这种老年人,一旦聊起过去,难免带出点私货,这是他们一生的经历,愿意和别人分享,不管出于礼貌还是耐心,多听几句也没亏吃。

“当时水库刚建好,水又深面积又大,这个鱼不好打啊,有时候一天都碰不到几条。老汉我实在是没辙了,突然想起原来村子边上的那个山洞,于是就想去碰碰运气,你猜我去了怎么着?”刚到关键时刻,李老汉又把话停住了,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这样,每每说道关键时刻都爱反问别人。

“碰到鱼群了?”洪涛按照聊天的规矩,立马接上一句,这样聊天的人心情才能舒畅。

“可不,我找了整整一天,终于找到了原来村子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