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2/5页)
心里其实是愧疚的,她上辈子的公公婆婆对她可也没多好,但是江敏都侍候他们到老,养老送终的媳妇,乡里人可都是看在眼里的,谁提起来不夸上两句,当然最后还得说一句,她的命不好,摊上那样一个让她操心的男人。
这辈子的情况好多了,如果哪个女人真的和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过。就会知道,那会有多难,现在不用她在身边侍候,江敏愿意用更多的代价去换,相比起来,其他的付出,都没有自己生活顺心来得重要。
临走的侍候,冯志彬和江敏又带着孩子们去了一次。因为冯金柱一心把精力放在果园上,家里的土地都给别人种了,所以他们吃菜,都考原来关系好的亲戚和邻居送来。这次冯志彬回来,直接把老人的秋菜也买了,冯金柱就爱吃萝卜,给他苹果,他都不稀罕,所以冯志彬还特意买了许多好萝卜,就埋在屋子前边的土包里,这样可以保存很久,到冬天上冻的时候。都能吃到清脆的萝卜呢!冯志彬回来,还帮着老爹干了不少灵活儿,让冯金柱一整天都乐呵呵的,到了吃饭的时候,江敏又奉上丰盛的晚饭,老人高兴的喝了两盅。孩子们在果园里跑了一天,江敏也不阻止。孩子嘛,当然多跑跑才有活力,才有生气。
江敏理解冯志彬的努力,既然他喜欢,江敏也乐意配合。这也是她表现孝道的方式。就这样,冯志彬终于心满意足的决定离开了。
冯志彬和江敏要离开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江恒水夫妇很舍不得,晚饭。请来了原来的生产队队长,现在的村委书记王清来了,还有罗祥,江家的老朋友了,他们都是江家的铁杆儿,随着江家做的这一系列的举动。也让跟着江家走的这些人获益匪浅,王清在乡里都是能说上话的人,开会下达指示的时候,乡长也得私下问问这个老王的意思,而罗祥就更不用说了,江敏的生意都和他不多不少的有点关系,收粮的时候,他更是身先士卒,赚个万把块的,都是小意思了。最主要的还是势力,也就是影响力,无论走到哪里,提起罗祥,大家都得给个面子的,这是很难做到的。
江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避开有心人的阻挠把事情成,江家和冯家的亲朋故旧可是费了不少心的,他们的影响力才是支撑起江家今天势头的中坚力量。如果这是在旧社会,那江家都能叫江家大院了。看这一天人来人往的,都没有闲着的时候,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江家的人都是座上宾。就连江敏修的路,也被人叫江家路了。
江敏所在的乡,生活水平已经高出周围的乡镇许多了,在县里,这个乡,被县里,乃至是市里定为了示范乡镇,那是旗帜、标杆,来这里参观的人也就多了,每天,乡里的食堂都非常的忙,乡里产的养殖鱼、鸡,猪肉,都不断的供应着这里,乡里仅有的几家饭店,现在也非常的红火,这样的结果,只让江敏想到了大吃大喝,负债累累,白条叠叠,这些钱,将来要谁来还呢?
在饭桌上,江敏就说出了自己的这个疑问,大家开始都是一愣,觉得江敏是不是过于小气了,可是,仔细再一想想,人家是来参观学习的,都是上边委派下来的,自然吃饭不花钱,可是,来了客人,自然要好好的表现一下,谁都会拿出好东西来的,那么天长日久下来,这可就是不少的开支了,王清作为村长,也接待了不少次了,他的账面很清晰,他心里也很清楚,再这样下去,他的村,就要负债了,平民富裕,村里最穷,这可是从前没有的事,过去都是谁谁欠了生产队的钱啊!
王清的不说话,更让大家明白了,江敏提出的这个隐忧,已经初露端倪了,罗祥也是明白人,他也长带着人到饭店吃饭,见过不少次乡里的领导带着人来饭店吃饭的场景,有的时候,食堂准备的东西不行,自然就让他们选择饭店了,饭店店主总是要想办法准备充足的。
罗祥不想王清尴尬,就端起了酒杯,“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