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小道上,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牧笛,田中几个农人在耕作。这里没有污染,没有战争,也许也没有最可怕的人与人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只有祥和、微笑与善良。丁之光仿佛自己真的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可不是吗?这里的山特别绿,水特别清,空气特别新鲜,就连天空也特别晴朗。能来这里本身就意味着好运气,好造化。一种满足感洋溢全身,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

他站在溪边的一棵老榕树下,这棵要七八个人才能合围抱住树干的老榕树依稀熟悉,对了,在那大叉上的树洞里他还采集过黑木耳呢。他朝溪对岸望去,雄伟古老的城墙沿溪而筑,二保城门顶上可看见一座石塔。他记得那座石塔叫“吉祥塔”。四保城门洞里人来人往,穿过城门百米远是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评话书场”,他常常往那儿跑,小孩听评话不用买票,还有免费的茶水供应。丁之光豁然明白,这里不是世外桃花源,而是故乡!他的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已站着老校长——一个慈祥的独身女人,轻轻地对他说:“这里就要变成个大湖,我们都将搬迁到新城去,那里的住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街道还是用洋灰铺着呢。”她的身边原来还围着好几个同学哩,有何大冰、林秀媚、丁雅英等等。可爱的林家小妹拉着女校长的手,问:“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不是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女校长富有感情地说:“快了。”

微风轻拂,柳枝飘动,天地间又是一番景象。一湖碧波衬映蓝天,天上悬挂着红日,水中漂移着白云。一层薄薄的水气卧罩在湖面上,万山弥蒙在一片烟波中。山中水,水中山,峰嶂如翡翠串成排。远处的极乐寺庄严地伫立在湖畔上,寺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耀眼的金光。白鹭在空中盘旋,水鸭在水中啄鱼,木船上的渔民在撒网,游艇上的姑娘在歌唱。

丁之光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一股暖流从心头流过。

骤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丁之光却身置荒山野岭之中,没有树,没有花,没有涓涓的流水,没有迷人的田园风光,到处是用乱石垒成的坟墓,风声中夹着几声狼嚎,空气浑浊,大地凄凉。丁之光顿感孤独恐慌,下意识地朝山顶奔去。一个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迎面冲来,手中的大刀朝丁之光的脑门砍下……丁之光吓得六神无主,耳边却响起了母亲的尖叫声:“别伤了我的孩子……”

第一章 乡思(2)

真是祸不单行,一声炸雷朝着丁之光的头上劈来,丁之光毫无招架之力,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

“轰隆”,雷声惊天动地。丁之光睁开了双眼,原来是南柯一梦。室内依然保持着二十六摄氏度恒温,但他全身的衣服被冷汗湿透了。

又一道闪电划破天空。

梦境历历在目,离奇,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如果梦幻成真,丁之光已是劫后余生了。这个世界既残酷又绝情,它可以放纵妖魔鬼怪肆意横行,又可以蓄意让善良的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惊魂乍定,睡意全消。窗外雨水滴答,滴滴似乱箭射向丁之光,使他的心脏似乎紧缩,从而产生阵阵绞痛。他明白,他在梦中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曾给他留下美好记忆,又给他留下遍体伤痕的地方。那片土地山清水秀而乌云密布;那片土地富饶得流油,然而穷乡僻壤里的孩子却骨瘦如柴;那片土地有太阳然而却没有光芒!那片幅员辽阔的土地纵有千山万水却没有他丁之光的立锥之地。他发誓过,他诅咒过,有生之年再也不回这片土地,再也不想起这片土地,他对这片留给他恩深似海而又难抹心中伤痕的土地早已逐渐淡忘。然而阴差阳错,神奇的梦让他莫名其妙地又踏上了这片土地。

多少年了,为了生存的权利,为了能继续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他挣扎在死亡线上,在腥风血雨中数经磨难;多少年了,为了过上富足的生活,为了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