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3/4页)

“……”

“我和乾儿谈过,乾儿说他已贵为太子,本又有何求,却被泰儿一步步逼至如此,他说他谋逆逼宫确实是大罪,可是如果不这么做,总有一天还是会被泰儿夺去储君之位,他还说如果我因为废了他而立泰儿,正是中了泰儿的计策,储君之位就变得可以谋求。如果我立泰儿,承乾、晋王治,齐王祐恐怕都没有活路,只有立治儿,所有人才都能平安。”

“好。”

“……明空,你还愿意陪着我吗?”

“呵呵,为什么不呢?”说了以后,心里还是一颤,他终究并不信我。

“你好好的陪在我身边吧,我……”

“好,”我出声打断,已不想再听,“我是真心的,子衿……”说到这里,我也不知该如何说服他,帝王生来多疑,再英明也不能例外,在子衿看来,即便我不真心,身为他的妃嫔,我又能如何,仍旧据他于千里之外吗?他许是觉得我妥协了而已,却不知我的心……我感到哀凉,却无法让他相信。这就是阿泰所说的帝王之爱……

作者有话要说:可怜的小明空同学~那个大家还是打分吧~打分偶就好好对她。哇哈哈~~

☆、第六十三章 种下

贞观十七年的一场政变,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徙居黔州;皇弟元昌赐令自尽,赐死侯君集等人。其宫僚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中书舍人萧钧,都未收到牵连,今后仍可以材选用,皇上因大义以让之,免去诛连之祸。齐王李佑废为庶人,徙居永州。阴妃黄氏教导失责,贬为充媛。

朝堂之上风向顿变,然而长孙无忌等人力保晋王李治,上书奏请立其为太子。不几日,皇上降下诏书,直指魏王李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僣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代。可解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降封东莱郡王。”又有诏曰:“自今太子不道、籓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注:引自旧唐书】

阿泰被降为东莱郡王之后,有一日,我在御书房的内间习字,为回避子衿与大臣们议事。隐约听见外间子衿对长孙无忌感慨道:“卿劝我立雉奴为太子,但雉奴性子仁爱却寡断,朕还是会为将来的社稷担忧。”

我走到门边,屏息倾听,长孙无忌回答道:"太子仁厚乃是天下之福,皇上正值盛年,完全可以悉心教导,教出一位好的储君,皇上不必忧心。"

我心里冷哼,恐怕正是因为仁爱寡断,才合你长孙无忌的心意好操控,予取予求。

在我心里一直对这位只远远见过几面的原来的晋王、新任的太子很是排斥。李治是子衿的九皇子,比阿泰小八岁,比我小四岁,他今年才十七岁。印象里他只是个毛孩子。知道按历史上,我后来竟然会成为他的皇后,我就拒绝再想,这简直是荒谬。

只听长孙无忌又道:"皇上,东莱郡王虽已被贬谪,可仍旧住在原魏王府。太子治性子仁义淳厚,与承乾、东莱郡王泰都是先皇后妹妹所出,太子治又素来与东莱郡王亲厚,受封储君以后也常常过府相见,这其中会不会有何不妥?"

"哦?卿是何意?"

"微臣以为,太子年少,易受人唆摆,且难以保护自己。。。。。。"

"够了。"子衿出声打断,声音里透了疲惫,"朕的儿子朕很清楚,泰儿生性善良,被宠爱着长大,对雉奴一向疼爱照顾,只是过于聪颖,故以为所有的事情只要谋算和尽力,就一定能得到,却反为之所累。可他绝不会有任何伤害雉奴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