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5页)

装置就是靠这三根轴将直线往复运动转化为圆周运动的。

问题来了,这明朝还没有自行车啊!怎么办呢?

朱慈炅思考了很久,最后想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有点类似于古代的脚踏式水车,只是多加了一个旋转轴。也就是竖两根方木,在中间用铁棍穿一个圆木板,这就相当于自行车轮子了。然后把铁棍两头都敲一个u字形出来,再在u字形的底部穿一块跟脚差不多大的小木板这就相当于自行车的踏脚了。然后直接在两根方木的顶端栓个马鞍,这就相当于自行车的坐垫了。当然这个自行车是不能骑着在路上跑的,木轮子只能在两根方木间转动,这点倒是后世健身房里的动感单车有点像。

他把这个设想跟宋应星一说,宋应星马上就明白了,这只是将脚踏水车稍微做了一点修改而已,很容易就做出来了。

而且做出来以后宋应星还试了试,感觉这比原来的脚踏水车好用多了,倒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东西。

朱慈炅当然不会无聊的去设计一个脚踏水车,自行车模型做好以后,他又将所有亲信召集到乾清宫的偏殿里,进行现场引导。

既然宋应星会骑这玩意,他连教人骑都省了,直接就让宋应星坐上去慢慢的踩,不要停。

然后他将徐光启等人叫过来,指了指转动的木轮又指了指宋应星的膝盖,让他们仔细观察。

这偏殿立马就像变成了后世的健身房,宋应星像一个健身教练一样,在那里慢慢的踩着‘动感单车’,旁边一大堆学员在认真观摩。

朱慈炅让他们观摩了大概一刻钟,见一众亲信还没有一个茅塞顿开的,只得上去指着宋应星的膝盖对徐光启道:“如果把气缸的圆杆连在这个部位,会怎么样?”

徐光启恍然大悟道:“那就不用人踩了,只要通上热气,这个木轮就会转个不停!”

朱慈炅松了一口气,这帮人的脑袋总算还不是榆木疙瘩,敲打几下还是能开窍的。见众人兴致正高,朱慈炅决定再加点内容,他问道:“齿轮你们知道吗?”

这次王徵反应最快,他抢先问道:“就是带齿的圆轮吗?这个我知道。”

朱慈炅又继续引导道:“恩,那我问你,做大小两个齿轮,齿与齿大小一致,小轮十七齿,大轮一百七十齿,用大轮带动小轮,那么大轮转一圈,小轮转多少圈?”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问出来了,当我们脑子不好使吗?王徵尴尬的答道:“当然是十圈。”

见效果差不多了,朱慈炅下令道:“徐光启,你配合毕懋康把这套东西做出来,这东西弯弯曲曲的,我们就叫他曲柄吧。王徵你负责做两个木齿轮,小的十七齿,大的一百八十齿,大小齿轮的齿必须一样大。孙元化你和宋应星赶紧把铜缸做出来,大家都加把劲,三天之内把东西都做出来,三天后我们再做实验。”

。。。。。。。。。。。。

徐光启等人虽然不明白朱慈炅到底想做什么东西,但从他的口气可以听出来,大家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这小皇上可是神仙下凡,他随便说了个火药的配方就把火药的威力提高了五成,这次准备了这么久,自然会是个更好的东西,大家都很期待,所以回去之后他们都干劲十足,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终于在三天内把所有东西都做出来了。

第四天,早朝过后,还是在明熹宗以前做木工活的偏殿里,朱慈炅和一众亲信又聚在一起,开始了新的实验。

首先实验的是气缸,孙元化和宋应星做了一点小小的改进,气缸的上下两个口各单独接了一个水壶,壶嘴上连着铜管,直接固定在上下两个口子上,这样,只要一个人去揭按壶盖就可以了。

揭开联通下口的水壶盖,按住联通上口的水壶盖,气缸杆马上下降,揭开联通上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