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 (第1/5页)
内阁新出的官员考核法,对于政绩十分重视,一省要是赋税收不上来,总督、巡抚、布政使等大员的升迁都要受到影响,甚至还要被降级处理。
王彦颁布新政,年底各督抚回京述职时,都要向议事堂百官做报告,说说经营地方一年的成果,并作出来年的预议。
文官们多是体面人,况且文无第一,自古文人相轻,大家都要脸面,一年到头毫无成绩,还真不好意思站在百官之前,最可怕的是落下个庸碌的名声,那对于好名的文人来说,便真是生不如死了。
今天的议事,便是召集朝廷重要官员,来对今岁做个总结,给来年做一个预案,各地总督,除了四川总督王应熊,云贵总督何腾蛟,两广总督陈子龙因为西南战事,未能回京述职之外,其它几省的长官大都奉命返回南京。
众人边说边走,便到了议事堂,小吏部们立时上前,接过众位大人的斗篷,抖了抖雪,然后挂好。
官员们则进入暖和的议事堂内,三三两两的进行交谈,说的也都是关于年报的事情。
在议事堂内后的一个小偏厅内,先一步到来的王彦与唐、鲁两王,在此休息,等官员们到齐后,再出去参与议事会议。
这时偏厅中央放着一个火盆,烧的不是木炭,而是浙江长兴远来的石炭,暗红的石炭烘得厅内暖暖的,三王都各自拿着各省送来的奏报观看,先了解情况,以免到议事堂上抓瞎。
王彦看了看两广和湖广今岁赋税的增长,没了之前的势头,增长不到两成,南直的赋税却增长迅速,王彦将两份奏报对比着看了看,有些明白,随着明朝还都南京,政治中心回到江南,不少两广和湖广的商号、士绅大族便开始在江南置办产业,所以造成了楚党大本营发展便缓,而南直则迅速恢复了一些元气。
王彦接着翻了翻后面的细则,主要看了看湖广今年夏秋两季粮食的收获,他扫了一眼,粮食的产量比去年又减少了一成,而棉花的种植又多了一分,心中不禁有些忧郁,如果着这样下去,钱是多了,粮食却越来越少,南洋也不晓得能不能供应足够的粮食。
王彦将湖广和两广的奏报,丢在一边,鲁王见此,将手中的一份奏折递给王彦,然后将王彦丢开的两份奏折拿起来,一本递给唐王,一本拿着自己坐下观看。
他们这也是知己知彼,了解对方势力下面各省的状况,好做到心中有数,有个对比。
王彦看了看浙江的折子,情况比较惨,曾经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富省,现在却吊起车尾了,不过这其中原因王彦也有所了解,主要是炒粮风波时,浙江士绅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之后鲁王派系又用官府势力,阻止其他势力进入浙江,所以浙江的经济恢复缓慢。
百姓种植桑苗、棉花之后,没了有实力的商贾收购,所以浙江一地的粮食产量到是增加了不少。
接着王彦拿起福建和江西的看了看,却忽然在福建的奏报中,看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王彦十分了解,按理说,福建的粮食产量,应该不能满足本省的消耗,可是从今年夏季开始,福建居然没有从外省购买粮食,这便稀奇了。
一时间,王彦来了兴趣,不禁坐直了身子,看了看唐王。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500打赏,求订阅,月票,推荐)
第901章番薯
福建的粮食产量,是很难满足本省消耗的,每年都要从临省或是南洋购买一批,今岁居然自足了,这就让王彦感觉到稀奇了。
“唐王,福建这份奏报怎么回事?”
虽然王彦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了解情况,但是现在他的好奇之心起来,因而直接询问一句。
唐王心中一懔,以为王彦要挑他的毛病,自从宗藩迁台后,他心里便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