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 (第1/5页)

陈邦彦听后看了顾炎武一眼,从新坐下,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王彦一下说出四条,显然心中早已思考过了,并非临时起意,而这四条加再一起,有的还自相矛盾,也着实是个大问题。

堂内瞬时热闹起来,众人交头接耳,顾炎武同陈邦彦交谈一阵,陈邦彦点了点头,顾炎武随即站起来。

众人见他要说话,堂内立时安静下来,便见顾炎武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殿下,卑职以为大位只能有唐藩一脉继承。”

王彦抬手,示意他继续,“说说为什么?”

顾炎武停了下,伸出一根手,环视堂内说道:“其一,殿下借着为皇帝复仇之名攻下南京,大行皇帝威望便被拔高,唐藩一脉,法统已经稳固,鲁王虽有威名,但影响只限东南,不能与唐藩一脉相比。其二,鲁藩一系,七成浙人,地域色彩浓烈,只能算是地方政权,若是鲁藩即位,两广、楚赣、八闽的士绅都不会心服,且东林恐死灰复燃。有此两点,鲁藩不可立!”

一个地域性的党派掌控全国的政权,那对于国家必然是一场灾难,这点崇祯朝已经应验。

如果朝堂上一个地方的人太多,那很太容易形成一个一家独大,没有节制的利益集团,“东林党”就真的可能从新出现。

王彦不禁多看了顾炎武一眼,到不是他说鲁王不可立,王彦从始至终也没想过让鲁王即位,他惊奇的是顾炎武曾也是东林一员,且他为江南人士,东林是江南士绅利益的代表,他显然不是站在江南一隅的角度说话,而是为天下说话。

不过东林不东林,只要不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有约束,有博弈,那王彦此时并不在乎,而且光复江南后,江南士绅肯定要在朝堂上找人发声,没有东林,还有西林,其他地方上也有代表地方利益的党派,只要他们不要超过底线,相互约束,相互妥协,便也不存在多大问题。

当然这些事是以后考虑的问题,现在谈的是大统承继。

王彦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鲁藩不可立,但是立唐藩,鲁藩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顾炎武笑了笑,“那就都不要立!”

王彦听了嘴角微微笑了一下,但马上就收住了笑容,震惊道:“都不要立?”

大堂内,也震惊一片,但其中也有不少明白人,泰然自若。

立皇帝这种事情,做臣子的并不好插手,历史偶然有人为之,也留下恶名,王士衡好名,必须立个牌坊,他心中早有想法,但却不肯自己说。

不过好在他不像崇祯那样不愿意担责,他对部署颇为维护,不少人听了第四条,便猜到了他的打算。

(哈哈~六千字写完了。)

第779章拥立皇长子

都不立是什么意思?堂上顿时跟炸开了锅一般,诸人中有坦然自若者,有惊讶者,有面露喜色者,也有满是惶恐者。

毕竟此时的楚党,还是一个有治国理念,以追求大明复兴,实行政治改革,革除朝野弊端的新兴集团。

大明复兴和实现改革,是众多楚党的共识,可谋逆却并不是,他们支持王彦,是王彦能够承担这份使命,但“都不立”是什么意思?

王彦见此,有必要要控制一下,他把手压了压,提声道:“肃静,听顾部卿说下去!”

堂内不少准备发表意见的人,纷纷又多坐下,作为党魁和主藩,他的威望还是足够的。

顾炎武等安静下来,随即对王彦,对堂内众多楚党大员拱手行礼,“殿下,诸位同僚。唐、鲁两藩,如今相持不下,两藩都不肯让步,这大统之事便确立不下来,甚至有可能生出内讧。这对于天下,没有半点好处。殿下欲从中调解,维持朝廷稳定,那就只能设法让两藩妥协,拿出一个三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