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2/5页)

,立刻就拉拢起来。

可太史慈豪气干云,他对刘备感观倒是不错,毕竟刘备这点人格魅力还是很充足的,只是太史慈一心想着刘繇对他的恩义,因此很果断地拒绝了刘备的招揽。

也是在这里,关羽和管亥厮杀,在相斗几十回合之后,被关羽斩杀。

曹操率大军前来之后,刘备就带人回去了,曹操将百万青州黄巾都收服了,这其中当然也有新加入的荀彧的功劳。

曹操的识人眼光自然不会比刘备差,他也看出了太史慈的厉害,想招揽他,但是太史慈还是拒绝了。

怪不得陈寿说他,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

想想后来历史上,太史慈被张辽设计伏杀,死前只大呼了一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要不是太史慈死的早,这孙吴第一虎将,甘宁应该还坐不稳当。

太史慈如今一到江东,赵飞就立刻得到了消息。

已经失去了荀彧郭嘉他们的消息,这太史慈,赵飞是绝对不想再放过了,必须收服为麾下。

赵飞心中已经在谋划攻打刘繇的事情了,等到晚稻种植完成后,趁着刘繇立足未稳,袁术刚定淮南郡,一时还没有充足大船可运大军过江的时候,最好是一下子将江东统一。

当然这只是初步计划,现在领地扩大了一半,会稽郡、豫章郡和庐陵郡都没有完全收服,赵飞也只是有这个想法,之后具体要不要进攻刘繇,还要仔细决断一下。

第二百五十三章 练军特性

要是明年再进攻,那一来是刘繇立足稳当了,袁术也是隔江虎视眈眈,到时候就不好攻取了。

现在进攻,则是赵飞占有的地盘扩充地太大了,再去穷兵黩武,很可能麾下之地就会引发混乱了。

此时江东这边,刘繇已经得知了他哥哥兖州牧刘岱身死的消息,这心中自然是无比地悲伤。

长安那边,董卓和李儒也是没有想到刘岱居然身死了,原本还打算让刘岱刘繇两兄弟夹击袁术,牵制住袁家,现在计划才刚刚开始实施,就已经失败了。

李儒有些担忧,他对董卓今后的谋划就是退居长安修养身息,然后通过汉献帝这个大杀器,来任命天下诸侯,以此来挑拨诸侯间的关系,尽量保持住均势,不让一方做大,尽量让这些诸侯实力差不多,都相互厮杀地精疲力尽。

那五到十年后,西凉军团再重新兵出长安,那时天下诸侯间隙已生,矛盾重重,不可能再组成联军征讨董卓,那西凉军团就无人可挡了。

只是现在袁术那边似乎失衡了,整个南方,似乎没有人再可以限制住袁术了。

李儒有些担忧,他是知道袁家的厉害的,他也知道董卓之所以有现在的强大实力,已经是整合了所有的关西贵族的力量。

而在这个世上,最强大的群体自然是关东士族,而袁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并且有人望和实力可以统领整个关东士族。

董卓在长安,就算休养生息几年,增加地最多是一点军队而已,在人才方面,他在此之前已经得到了所有的关西贵族的效忠,人才基本上就那么多了,至于这几年,关西贵族少年中再出现一个大才,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李儒也是只能期待而已。

董卓的名声已经臭了,关东士族以及寒门子弟,都是不可能来投董卓的,董卓的人才来源只有西凉和长安两地。

李儒在地图上默默地看着南方的大小势力,看是否可以从中挑出有潜力可以限制住袁术的人来。

刘繇肯定是不行了。本就是个文人而已。一开始的时候李儒是看重了他有一个兖州牧的哥哥而已。

徐州牧陶谦?一个老狐狸而已,聪明圆滑,但没有足够的武力和魄力,不可能是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