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4/4页)
己,所以,它们在多体运动中相距是十分均等匀称、并且非常稳定的,如其中的二体运动就是两颗恒星绕着一个中心点互旋,三体运动就是三颗恒星均等的分布在一个圆上,绕着圆的中心点旋转,四体与五体基本上也是如此!这对于一般的多体运动来讲,是十分特殊的!
我现在所在的行星,便处于这样的特殊三体系统中,并且正是处在这个系统引力平衡的中心点上,所以,这颗行星不会被拉入三体中任何一方的轨道中,不会绕这三体中任何一方作公转,只是在这个引力平衡点上静静的作着自转!反而是这三颗恒星形成的三体互旋运动,倒有点像绕着这颗行星作公转!
也因为如此,这颗行星同时被三颗恒星的光所照射,整个表面都被光芒覆盖到了,没有任何一处有黑暗的时刻,所谓的‘日不落’也就是如此了……不过,虽然是‘日不落’,但用肉眼看的话,这里也不是全天候都是可见的!
因为这里虽然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没有光与暗的交替,但是却有直光与曲光、同步与异步的光线交替!
我仔细的检测过这三个恒星释放出的光子,发现它们释放出的光子与太阳所释放出的并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会产生出曲与直、同与异的光线交替,主要原因不在于恒星,而在于所处的这颗行星本身。
这颗行星的表面有着一种奇怪的气态物,不仅分子的形状像一根根微型的晶丝,而且还带有周期性的磁场变化——每当这种气态物的磁场变强成,其晶丝般的分子便会悬浮起来,按着磁感线的方向,根根首尾相接进行排列,形成出无数肉眼不可见的弯曲晶线,就像是一根根微型的光纤,光线在其中穿行,就像是在光纤中传输一般,会因为“全反射”效应,不能穿透晶线作直线运动,而只能顺着晶线的弯曲线路走。
当这种气态物的磁场分布很有规律时,磁感线都是同步平行弯曲的,顺着磁感线排列的晶线都是同步弯曲的,因此使的光线也只能跟着同步弯曲;而当这种气态物的磁场到了分布凌乱的时段,每调磁感线不再同步平行时,光线便跟着变成异步弯曲了;只有在磁场减弱消失,“晶丝分子”纷纷下沉,不再悬浮于空中的时间段里,光线才能正常的直线传播。
说来也怪,这种气态物所带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其周期变化的规律,刚好和恒星光线相交替的时间相吻合——当轮到另一个恒星的光照射这片地域的时候,空气中,这种气态物所带的磁场刚好也轮到周期转换了——这才造成了恒星交替,光线的属性也跟着交替的假像!不过,我一直没有找到它们之间吻合的缘故!
……
读取到这里,这段信息也结束了,吴云斌舒了一口气,心道:原来,造成曲光的原因竟然是如此,只是因为“全反射”的效应而已!呵呵!“全反射”这种效应并不罕见啊!包括光纤在内,几乎所有传输光信号的线路,利用的都是“全反射”的原理……没想到,如此常见的效应,竟连阐提都没有猜到,看来,他的思维也有盲点的时候!
唏嘘了一阵,他接着继续读取下一段:
“探测分析完这片星域的光线情况,我调整了一下四季轮盘,将探测的重点转向了这颗星球的内部。
经过我仔细的测绘,我发现,这颗行星的内部情况很特别,与绝大部分固态行星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它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