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董卓虽然是肇事者,但他有充分的理由换皇帝。刘辩是灵帝刘宏的儿子,但也是何进、何苗的外甥,何进被杀凶手是宦官,何苗被杀凶手则是吴匡,而吴匡背后是董旻,董旻的背后是董卓,董卓已经跟何家成为仇人,这是董卓急于换皇帝的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董卓跟刘协之间的特殊关系,这个刘协跟刘辩不是一个生母,刘辩的母亲是何皇后,刘协的母亲是王美人,何皇后当时得势,又给灵帝刘宏生下了儿子刘辩,她对其他嫔妃格外防范,有谁怀上刘宏的儿子,她就会想办法让那个生命胎死腹中,王美人怀孕后惊恐难安,想了很多办法要把孩子流产,但这个日后被称为汉献帝的孩子生命力过于顽强,还是降生到人间,结果很快王美人就被何皇后毒死了。灵帝大怒,但又无可奈何,何皇后外有当大将军的哥哥,内有张让等宦官头目力挺,灵帝无法追究,但为防止再出意外,就把刘协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

灵帝刘宏的母亲姓董,跟董卓是一个姓,但他们的祖籍一个在西北一个在华北,八竿子打不着,不过董卓很会来事,当时他的弟弟董旻在朝廷任职,在董卓授意下,董旻主动跟董太后一家攀上亲戚关系,不管是西边的董还是东边的董,反正五百年前都是一家,由于这层关系,董卓对刘协更另眼相待了。为了防止忠于何氏的势力将来聚拢到刘辩身边反对自己,董卓当机立断,他要废掉刘辩,另立与自己有一定渊源并且有好感的刘协为帝。

对于袁绍来说,这又恰恰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天下人都知道袁绍是何进的属下,张邈、鲍信、丁原这样的实力派与其说支持袁绍,不如说他们是因为何进而支持袁绍,何进虽然算不上一代枭雄,但他很早便开始权力布局,像王粲的父亲王谦以及大笔杆子陈琳等都是何进的属下,何进在政治上有相当深的根基。袁绍等人加盟何进集团后,通过背后使坏把何进推上了断头台,借宦官之手除掉了何进,但这些是很隐性的,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袁绍平时嘴上挂的还是对何进的忠诚,何进是袁绍利用的工具,也是袁绍扛在肩头的一面大旗。

何进虽然死了,但他的外甥、当今天子刘辩就成为一个象征,刘辩当天子对袁绍是有利的,反之,看着刘辩被废他如果不旗帜鲜明的反对,将使自己的政治声誉严重受损。袁绍没有接受鲍信等人武力解决董卓的建议,鲍信、张邈等人失望之下已离开了洛阳,袁绍失去了跟董卓刀兵相见的本钱,如果再失去士人以及舆论对自己的拥护,他将变得一钱不值。

所以,董卓必须换皇帝,袁绍也必须坚决反对。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袁绍逃出了洛阳,董卓废刘辩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以后的汉献帝。这场斗争董卓表面上是胜利了,但这个胜利是“惨胜”,由于他的方法过于粗暴简单,让他在政治上彻底失败,士人们不会再与他真心合作,一般百姓也都视他为头号奸臣。对于袁绍来说,此次对抗他则是彻底“惨败”,他被排挤出洛阳政坛,袁家留在洛阳的数十口人成为董卓的人质,后来袁绍被推为关东联军的盟主,打出反对董卓的大旗,董卓一怒之下,把袁家几十口人全部杀了。

可这些不幸远没有结束,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董卓,列出的一条重要理由是董卓随意行废立之事,言下之意并不承认刘协的合法地位,董卓担心被废的刘辩被关东联军利用,命人用毒药害死了刘辩,其过程记录在《汉末英雄记》等史籍中。刘辩死后,关于刘协合法性的问题不再成为焦点,绝大多数人认为刘协既然也是灵帝刘宏的亲生骨肉,继承皇位就不存在问题。但是袁绍还绕不过来这个弯,在董卓面前他坚决反对立刘协为帝,这个观点他一直坚持了很久,他曾想立刘虞为帝与刘协抗衡,虽然事情没有结果,但让袁绍成了最大的“反皇派”,一直影响着他与献帝刘协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