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3/4页)

恨了,如此下去,又有何用!”

苏秦沉默了一会,抬头望向姬职道;“王上,如今我燕国政治清明,上下一心,但毕竟国小民弱,论人口不及齐国的一半,论国资更是差之甚远,所以我们若要在短期内灭齐,必须要从根本上动手解决问题。”

姬职面露兴趣,急忙问道;“苏想请说,可有他法?”

“无外乎两法,强燕,弱齐。”

“何谓强燕,何谓弱齐?”

苏秦沉吟道;“强燕无非两法,一为徐徐图之,就如我们今日所为;二为攻城略地,以充人口,此为速成。”

“如今东胡,屡屡犯我边疆,掠夺钱粮子民,也牵制了我们大批的军队抵御东胡。如果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掉东胡,仿效赵国一样将胡人融入国中,这样不但能避免腹背受敌,还能获得一大批上满即可草原骑兵,扩地千里,何乐而不为呢?”

姬职面露沉思,思量了片刻才缓缓道;“这些寡人之前不是没有想过,但我燕国不比赵国,赵雍有着一大批精锐的骑兵,在草原上作战已经超过胡人。而我燕国不同,不可能仿效赵国推行胡服骑射的,笨重的车兵和步兵一旦到了草原,便举步维艰。”

“况且这么多年我们对东胡都是处于抵御的,早已经习惯了他们进攻我们防御的模式,对草原上我们燕国几乎是一无所知,如何能够吞并胡地,收拢胡民?”

苏秦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道;“这便是我今日来见王上的原因了,我发现了一人,他叫秦开,是我燕国前朝中大夫秦疾之子,幼年在东胡为人质,后深得东胡王的信任,被委以重任,便断了回国之心,以东胡为家了。”

“可惜这个秦开百般都好惟独他好美色,竟然和东胡王的阏氏有染了。事败后。秦开连夜逃回来燕国,如今投奔在我。秦开在东胡生活了二十多年,对那边的风土人俗了若指掌,若任他为将,必然有办法对付东胡。”

姬职点了点头,欣喜道;“既然真的如你所说,那明日不妨将他带来,寡人想要亲自见见他。”

苏秦拱手道;“这个自然。”

姬职又迫不及待的问道;“那不知苏相所说的弱齐之法,为何?”

苏秦面色一紧,沉声说道:“这个虽然困难,却并非做不到。就是从内部瓦解齐国,让天下诸侯厌倦齐国,王上振臂一呼,则天下诸侯云集响应共同伐齐。”

PS:第二卷了,第一卷主要是以赵国的活动为主,以赵武灵王功灭中山的前奏、过程,以及赵国朝堂的内部的隐忧为主。第二部则是开始社稷道诸侯各国,主线将为赵国的朝堂斗争,也是主角韬光养晦的时期。

另外对七国的姓氏做个说明,秦国是赢姓赵氏,比如说始皇帝按照当时的说法应该是叫赵政而非嬴政的,史记就是这么记载的。但大家从小都已经习惯了嬴政而非赵政,突然换了恐怕都会不适应。而且赵国同样也是赢姓赵氏,所以为了区分,以后我仍然以“赢”为秦王名称之前,以后不再说明了。

韩国魏国还有燕国都是姬姓,但是燕国是正了八景的周氏宗亲,所以之说姓没有氏,韩国是姬姓韩氏,魏国是姬姓魏氏,仍然是以氏为名字大头,比如信陵君魏无忌。齐国是妫姓田氏,楚国是芈姓熊氏,按照当时,仍然以氏冠名。

第八十一章 卧薪尝胆(三)

姬职目光中闪过一丝喜色,忽的正色一拜,高声道;“相邦高见,寡人愿洗耳恭听。”

(PS:说明一下,春秋战国的相是叫相邦,而非相国,只是到了汉代,为了避刘邦的名讳,所以史书一律改为相国)

苏秦虽然为人倨傲,却也不敢坦然受燕王的一拜,连忙弯腰拜回,口中连称“不敢”。

待姬职起身,苏秦才敢站了起来,顿了顿便缓缓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